被誤讀的新基建潮

過去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大都集中在供給側一端,但很多專家認為,基建投資的經濟拉動效應正在遞減,直接補貼居民也許是更好拉動消費的方式。

整個基建對GDP的貢獻約為10%,狹義的新基建在基建中所占比重約10%,換言之新基建對GDP的貢獻只有1%,作用有限。

新基建跟老基建不是一刀兩斷,而是相互融合。廣義的新基建,背后的體量也可以很大。以一個高科技新區為例,里面的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中心等都要有建筑物,也要有配套的公共設施,道路、橋梁、涵洞、綠化帶、各種網點等等。

責任編輯:顧策

2020年4月7日,云南玉溪,中老鐵路國內玉溪至磨憨段鋪軌全面啟動。兩個月前,云南省宣布將投資約3.6萬億元,推進實施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 (IC photo/圖)

(本文首發于2020年4月16日《南方周末》)

過去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大都集中在供給側一端,但很多專家認為,基建投資的經濟拉動效應正在遞減,直接補貼居民也許是更好拉動消費的方式。

整個基建對GDP的貢獻約為10%,狹義的新基建在基建中所占比重約10%,換言之新基建對GDP的貢獻只有1%,作用有限。

新基建跟老基建不是一刀兩斷,而是相互融合。廣義的新基建,背后的體量也可以很大。以一個高科技新區為例,里面的數據中心、人工智能中心等都要有建筑物,也要有配套的公共設施,道路、橋梁、涵洞、綠化帶、各種網點等等。

“價格特低,還沒人買貨?!闭f起2020年的鋼鐵行情,山東一家鋼貿企業的銷售負責人肖練對南方周末記者感嘆。

他們的管材、型材產品,主要銷往山東、湖南、湖北、江蘇等地,用于基建和房地產業。盡管近期基建的利好消息不斷,客戶們的開工率已經恢復約80%,但并未如預期拉動他的銷售額。

“基建重啟”的信號,其實早在2020年2月下旬就已發出。

在2020年2月23日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聞發布會上,云南省宣布將投資約3.6萬億元,推進實施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主要項目為鐵路、機場、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礎設施。

“3.6萬億”這一數字瞬間吸引了眼球,要知道,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中國政府推動的那一輪全國范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攬子計劃投資規模也不過“4萬億”。

不過,從目前中國各省推出的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來看,這一輪“基建潮”可能被誤讀了——它并非人們所預期的大手筆。

以5G、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被寄予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厚望,同時也因為它們自身體量太小、短期無法承載經濟增長重任而受質疑。

過去中國的經濟刺激政策都集中在供給側一端,但很多專家認為,基建投資的經濟拉動效應正在遞減,直接補貼居民也許是更好拉動消費的方式。

“一個家庭不可能連續幾年買車買房”

云南公布的3.6萬億基建投資其實并非一年的投資。它包括10個在建項目(1.6萬億)和10個新開工項目(2萬億),且新開工項目尚在可行性論證階段,開工時間待定。

從在建項目看,最早一個項目啟動于2014年,建設周期10年,建設周期最短的一個項目也需要4年。若分解為年度投資,體量要縮水至千億級。2020年新追加10個重大工程,投資總額2萬億元,粗略以平均建設周期6年計算,新增年度投資額約3330億元。

同樣,兩天后福建省發布的總投資3.84萬億元的重點項目,去掉在建項目2.97萬億元總投資額之后,新增的310個預備重點項目的總投資額也就8700億元,若再以年度拆分,這一數字還要更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