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承祚先生二三事

在我們中文堂(編者注:中山大學中文系的教學辦公樓)的二、三層樓上,走廊的墻壁,掛滿了校友的書法作品。二樓中間最顯眼的位置,則掛著容庚、商承祚等幾位教授的條幅。我有空時,常會從辦公室下到二樓,仰視先師們的條幅,在欣賞他們的書法作品的過程中,腦海里便泛起先師們的音容笑貌,低回念想,不忍遽離。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陳夢家(左)與商承祚(中)、于省吾(右)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新華社/圖)

(本文首發于2020年4月16日《南方周末》)

在我們中文堂(編者注:中山大學中文系的教學辦公樓)的二、三層樓上,走廊的墻壁,掛滿了校友的書法作品。二樓中間最顯眼的位置,則掛著容庚、商承祚等幾位教授的條幅。我有空時,常會從辦公室下到二樓,仰視先師們的條幅,在欣賞他們的書法作品的過程中,腦海里便泛起先師們的音容笑貌,低回念想,不忍遽離。

幾位老師的書法作品,各有特色,或端莊,或飄逸,或蒼勁,盡態極妍,各有特色。在幾位老師的作品里,我往往在商承祚教授的作品面前,駐足的時間最長。因為他的條幅,不僅清逸秀勁,結體精嚴,而且是用他最擅長的鐵線篆體書寫的。我不擅古文字,往往要望字推敲,也往往想起了和商老接觸的一些趣事。

一、容商二老

在古文字學領域,人們常把容、商并稱。商承祚老師的著作,出版了15本之多,還出版過兩本書法集。其中尤以《殷墟文字類編》《石刻篆文編》,受到學術界交口稱贊。當王國維先生看到《殷墟文字類編》,驚悉這是出自年僅21歲的青年之手,十分稱許,認為他睿智勤奮,將來一定是古文字研究的棟梁。商老進入北大研究所,和容庚老師成為同門和同事,他倆都喜愛收藏古代文物。后來先后在中山大學研究古文字學,一起指導研究生,一直是莫逆之交。

我在上大學時,當然早就知道容商二老,是中山大學國寶級的專家??墒窃凇拔母铩鼻?,我和容老接觸的機會較多,和商老交往卻很少。這倒不是敬而遠之,而是在大學二年級時候,商老只給我們上過兩節課。那是“古代漢語”課,課程由趙仲邑老師擔任。其中有關古文字的兩節課,趙老師特別邀請商老前來講授。

在高校,有些教師科研能力極高,但口頭表達能力稍弱;有些老師,專心于教學,很受學生歡迎,科研進展則稍緩。這也是高等學府的常態。當然,科研教學兼擅,那是最好的。但這樣的教授,在各高校里屬鳳毛麟角。這一點,真正的教育家,是懂得的。教授們各有所長,而老師們只要做好其中一面,就是優秀的學者,有些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國之瑰寶。

當我們得知商老要給我們上課的消息,大家翹首以待。誰知道,商老雖然名重天下,也擅長培養研究生,而對本科生上課,則不是他的強項。我們雖然留意聽講,但實在不知所云。到現在,他講的是什么,我一點也記不起了。倒是他在上課時穿的服裝,卻記得清清楚楚。

當時,老師們的穿戴,比較隨便。有穿干部服的,有穿唐裝的,有穿長袍的。有些老師,服飾始終不變,像數學系主任胡金昌教授,一直穿著土黃色的中山裝,姜立夫教授和容庚教授,一直穿著白色的唐裝。而商老,則總是西裝筆挺,十分講究。那天給我們上課,他穿著一套藏青色的西服和背心;雪白的襯領上結著黑色的領帶,皮鞋擦得锃亮。這像接待貴賓的穿戴,當年,我在課堂上,從未見過,印象十分深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