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十歲】首富變遷 十年悲喜

連續十年,這個被稱為“富豪”的群體從橫空出世的第一天開始,便成為公眾的焦點。他們的錢是怎樣積累起來的?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這些年,他們又是怎樣“演化”的?

責任編輯:吳傳震

 “共產黨國家有了資本家。”這是1999年11月,胡潤制作的首屆榜單“1999中國50富豪榜”在《福布斯》發布后,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西方人開始相信,鄧小平當年提出的口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絕非過過嘴癮那么簡單。

連續十年,這個被稱為“富豪”的群體從橫空出世的第一天開始,便成為公眾的焦點。他們的錢是怎樣積累起來的?他們是一群怎樣的人?這些年,他們又是怎樣“演化”的?在中國的“富豪”十周歲之際,南方周末試圖回答這些一直沒有被回答清楚的問題。

財富積累的時代印記
“如果把成功定義為擁有財富多少的話,那么這50人就是中國大陸最成功者,他們的故事能讓全世界更好地了解共產黨執政下的中國社會。”胡潤在1999年發傳真給歐美等國一些著名傳媒機構時,這句話一下子打動了當時的《福布斯》主編LauryMinard,他決定刊用這一榜單。

第一位“中國首富”是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榮毅仁于1979年應鄧小平所托成立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中信集團前身),可謂是標準版的“紅色資本家”。

榜單發布時,一位叫馬云的年輕人剛獲得投行第一筆500萬美元的融資,LauryMinard說:“將來的富豪榜上一定有這個小個子中國人的名字。”6年后的胡潤百富榜上,馬云以30億元財富居第36位,并由于雅虎中國業務并入阿里巴巴而成為中國企業界炙手可熱的人物。

榮毅仁和馬云在不同年份以“富豪”的姿態進入大眾視野,折射出中國政經和商業變革的縮影。

中國富豪蜂擁而現的近十年,大體可以分為三波。第一波是1999年至2002年,第二波是2003年至2006年,最新的一波是2007年至今。

盡管“高科技”富豪張朝陽于1999年就出現在富豪榜上,此后出現的還有楊瀾、徐明、郭廣昌等年輕一代企業家,但1999年至2002年間的富豪中的大多數,其身上的“計劃經濟”特征甚為明顯;換句話說,這一階段的企業家們的財富積累方式或命運的分化更多地與體制改革因素相關。

原健力寶掌門人李經緯、原樂百氏掌門人何伯權和美的集團掌門人何享健,這三位廣東企業家同時登上過1999年的富豪榜。他們的企業都是從鄉鎮企業發展而來。在一個政商關系混沌的年代中,他們的命運被特殊的所有制結構所左右。

“2003年10月15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有兩個中國人同時登上了‘巔峰’,一個是‘中國太空探索第一人’楊利偉,一個是‘2003年中國首富’丁磊。他們昭示的最大意義在于:前者從根本上拓展了中國人數千年以來地域上的時空觀念,后者從本質上改變了中國人對于財富的時空觀念。”這是IT評論家方興東于2003年胡潤百富榜后的評論。

盡管這一評論有娛樂的成分,但在2003年至2006年的中國企業界,“財富榜樣&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