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體制的市場化改革不能再拖了

我們尤其贊同他的如下表述:既然最高領導層反復強調整體經濟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不變,那么具體到能源領域,所需要的就只是決心和勇氣。

責任編輯:吳傳震

編者按: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電煤供應緊張,煉油廠、發電廠競相虧損,加油站屢屢告罄,天然氣、電力每每告急,節能減排壓力日增……能源領域可謂是狼煙四起,這些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里?如何解決?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政府的定位又是什么?能源界資深人士史長華的文章系統地回答了上述問題,令人信服地指出:市場化改革才是真正的解困之道。我們尤其贊同他的如下表述:既然最高領導層反復強調整體經濟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不變,那么具體到能源領域,所需要的就只是決心和勇氣。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能源之困
中石化的天然氣想輸進中石油所屬的管道里面,歷盡周折,同為壟斷巨頭的中石化也禁不住想問:天然氣管道到底是不是公共基礎設施?

還是從最近的兩次能源漲價說起,為了成品油每噸上漲1000元和電價分別上漲3分和后來的2分錢,成品油價格是近年來漲幅最高的一次,因為涉及到千家萬戶,為了避免由此帶來的不穩定,政府實施了龐大的補貼計劃并精心劃出一些不漲價的地區和領域。出租車司機、農業、低保戶等相對弱勢群體得到了補貼,低保戶每月增加了15元,農民每畝地補貼5塊錢,北京的出租車每月補貼500多塊……這些措施力圖避免漲價帶來的連鎖反應。第二次電價上漲后,財政部門也開始為如何補貼電網虧損而大傷腦筋。為了平穩實施能源價格上漲,整個政府系統和能源系統幾乎都進行了動員,生怕出現什么閃失。

政府煞費苦心,但似乎受益的各方卻都不太領情。北京的出租車司機相對而言是被照顧得較好的,但雙班倒的出租車司機抱怨和單班拿一樣的補貼,認為這樣一刀切不公平。顯然再周密的補貼計劃也有不周到的地方,巨額的行政成本則更無可避免。電廠對扭轉虧損仍然持不樂觀的態度,石油公司更是說,這點漲價只能是緩解虧損而已,真正與國際接軌還需要每噸再漲這么多,扭虧根本無從談起。有學者則說,拿全民的稅收去補貼石油消費,等于是拿窮人的錢補貼富人。

價格只是能源困境的一個方面,短缺才是真正更大的敵人。夏季用電高峰天然氣電廠要開足馬力的時候,冬季天然氣取暖的高峰季節到來之前,中石油和中石化天然氣主管部門的門前就開始排隊,有時候甚至是省部級的領導登門求情,無非是多要幾百萬方天然氣,因為這關系到地方老百姓的生活甚至穩定。石油公司官員們的態度是客氣還是冷漠主要得看他們自身的素質或者心情,增加供氣的要求則一律難以滿足。有些地方官員背地里氣憤地說,我們拿著錢買東西,甚至只是要執行簽好的合同,反而到處求情,真是太難以接受了。與此同時,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往往為了地盤和同一走向天然氣管道的建設而爭得面紅耳赤。中石化的天然氣想輸進中石油所屬的管道里面,歷盡周折,光是那些復雜而苛刻的條款就讓他們頭大了,同為壟斷巨頭的中石化也禁不住想問:天然氣管道到底是不是公共基礎設施?

對于幾近草民的民營加油站而言,近些年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扛不住的早早就轉行了。民營石油流通商會的會長趙友山帶領大家鍥而不舍地上書陳情,已經堅持了10個年頭。其間他也多次得到國務院領導的批示,明確要求一視同仁對待民營企業,中石油、中石化不能憑借壟斷地位進行不公平競爭。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他一視同仁的夢想仍然是個泡影。當年國發38號文要求的成品油必須由中石油、中石化集中批發的條款依然被不折不扣地執行。被牢牢控制油源的民營加油站成了案板上的魚,在極端的情況里,他們得到的批發價比零售價還要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下交易和賄賂成了這個行業公開的秘密。最近,趙友山們經過努力和俄羅斯的成品油供應商搭上了線,但新的問題來了,他們沒有成品油的進口執照和配額。一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地方煉油企業身上,他們從國際上購得的原油必須通過國家壟斷體系的重新分配,這個分配則嚴格遵照某個不公開的計劃。因為原油有嚴格的配額,而燃料油是放開的,所以地方煉廠進口的很多原油貼的是燃料油的標簽,這也是我們燃料油進口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但他們說,這種造假都是被逼的。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油品卻無法進口,民營和地方的石油經營者禁不住仰天長嘆,我們國家真的缺油嗎?多元化難道不是更安全的道路嗎?就成品油價格而言,也有學者撰文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我國同期的成品油出廠價格并不比美國低多少,石油公司抱怨的低價格是和人家加了燃油稅后的價格相比的,根本不具有可比性,文章認為煉廠的巨額虧損恰恰揭示了我們壟斷煉廠的低效。

不僅是石油,電力環節讓人頭大的事情也不少。近兩年來,煤價呼呼往上竄,政府定價的電卻一直按兵不動,在煤價幾乎翻一倍的時候,終于讓電力企業承受不住了,今年以來幾大發電公司紛紛報出巨額虧損。上次漲了三分錢,發電企業滿心歡喜,以為可以多少彌補虧下的窟窿,結果不少企業很快發現他們就像是《多收了三五斗》那篇文章里的農民,這多得的三分錢被電網生生拿去了大半。據說一些地方的電廠曾聯名上訴,按照他們的說法,電網通過降低他們的發電小時數和分攤線損,早讓這三分錢消散于無形中,他們在和電網的博弈中,手里除了一紙空文,連一張像樣的牌也沒有。國家電網公司作為十足的超級壟斷企業,在遭受公眾指責的同時,連他同舟共濟的伙伴發電企業也怒不可遏。最近這次出廠電價又漲了2分錢,但銷售電價保持不變,電網又開始叫苦連天,作為國家公司,雖然享受壟斷利益,但背負并非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也讓他們深感委屈。

四川地震讓業內人士發現在遙遠的川西地區,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