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難道不是國慶?
這段時間是官員上電視的黃金期,是商家狠賺票子的黃金期,是中國人外出旅游變非洲兄弟的黃金期。但是看不出“十一”和國慶有絲毫關系。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十一”是一個假期,每年十月第一周放大假,又被稱為“黃金周”。
這段時間是官員上電視的黃金期,是商家狠賺票子的黃金期,是中國人外出旅游變非洲兄弟的黃金期——大家都是幾內亞(擠累壓)人。眼前一片金光燦燦,也就看不出“十一”和國慶有絲毫關系。
國慶不是放假,國慶不是作秀,國慶更不是瘋狂打折跳樓價大甩賣、海南五天六夜雙飛豪華游。如果真是那樣的話,國慶就是官員西服的袖標、電視臺的臺標以及貨物的商標。5毛錢能買一個的話,給我先來十塊的好了。
之所以有國慶,是因為1949年中國人集體簽訂了一份合約,約定共同成立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這個新國家建立之后,要求對外不再受列強欺侮,對內實現民主、繁榮、富強,人民能過上幸福安樂的生活??偨Y成一句話,那就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國慶應該是用來慶祝和紀念“站起來了”這件事,“十一”也應該承載“人民當家作主”這個意義。進一步說,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應該是對1949年10月1日簽訂合約的結算日。需要檢視一下,是否人民真的站起來了,是蹲馬步,站樁,還是已經站得筆直?既然是“當家作主”,那就要看看我們來當這個家當得如何,這個主又做得如何??纯词难栽诓辉?,承諾變沒變,這才是國慶的主題。
國家的主人過節,卻要在商場里掏大錢,出去趕飛機擠火車,那是長工干的事。在這七天里,應該是國有上市公司強制分紅,給主人上貢。應該所有的景點公園展覽館免票,迎接主人巡視。應該把所有的城鎮、鄉村、廣場、街道全部開放,我們愿意采用什么形式慶祝就用什么形式慶祝。
只有這樣,才會有人發自內心地在門口和車上懸掛國旗,而不是作為另一種對聯和窗花。把國慶當“十一”乃至“黃金周”過,就沒有人可以被稱為公民,永遠是一群有家無國的過客。相信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確保誓言和承諾兌現,把國慶從菜市場里解救出來,那么我們最終才可能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