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也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

在大眾心目中,1970年代大部分的搖滾音樂人是一群非常有錢但生活比較腐化墮落的人,他們好像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之外的一群人。到了1980年代,搖滾樂更是變得非常商業化。直到有了“拯救生命”,這些“頹廢”的搖滾歌手,重新變成了正能量,他們聯合起來,參與到關乎人類命運的一個重大事件中來,產生影響力。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18年的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男主角拉米·馬雷克高度還原了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1985年在“拯救生命”義演中的經典演出。 (資料圖/圖)

在大眾心目中,1970年代大部分的搖滾音樂人是一群非常有錢但生活比較腐化墮落的人,他們好像是整個社會道德體系之外的一群人。到了1980年代,搖滾樂更是變得非常商業化。直到有了“拯救生命”,這些“頹廢”的搖滾歌手,重新變成了正能量,他們聯合起來,參與到關乎人類命運的一個重大事件中來,產生影響力。

音樂讓人們在一起。

北京時間2020年4月19日凌晨兩點,一場特殊的答謝演唱會在網上拉開帷幕。沒有華麗舞臺,沒有炫目特效,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位音樂家,在各自家中,用一把吉他,一架鋼琴,或者無伴奏清唱,接力向全世界戰斗在抗擊新冠肺炎病毒一線的醫護人員,以及教師、快遞員、消防員等城市“擺渡人”,以歌聲表達敬意。

這些平時衣著光鮮亮麗的音樂家,此刻卸下了濃妝,透出生活氣息。比如美國流行歌手Kesha,她在家中鋼琴前就坐,看上去剛洗完頭發,頭發還有些濕濕的,沒來得及化妝。隔壁房間隱約傳來孩子叫媽媽的聲音。她微微一笑,繼續開唱。

陳奕迅參與《四海聚一家》演唱會,自彈自唱了粵語歌曲《我什么都沒有》。 (資料圖/圖)

“四海聚一家”(One World : Together at Home),這場由Lady Gaga與世界衛生組織、公益組織“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聯合發起的慈善演唱會,早在4月6日發布直播消息時,就引發了全世界熱議。人們將它視為1985年那場著名的“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會的2.0版。1985年7月13日,一場名為“拯救生命”的特別搖滾義演在英國溫布利球場和美國費城的肯尼迪體育場同步進行,它被媒體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一次文化事件、“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

“收起你們的錢包?!盠ady Gaga對全世界觀眾說。這一次,“四海聚一家”演唱會并不承擔籌款任務——早在演唱會開始前一周,他們已經籌集了上千萬美元的善款。這場演唱會只是單純的致敬,“感謝一線工作人員的勇敢和犧牲”,以及用音樂的力量,讓全世界因新冠肺炎病毒隔離在家的人們看到希望,讓他們不再孤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中一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