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預警!秸稈焚燒致東北多地空氣質量嚴重污染

4月12日以來,受秸稈集中露天焚燒影響,東北地區持續發生大氣重污染,且近幾日有加重趨勢,18日個別城市PM2.5小時濃度甚至達到上千微克/立方米。

責任編輯:譚慧婷

4月12日以來,受秸稈集中露天焚燒影響,東北地區持續發生大氣重污染,且近幾日有加重趨勢,18日個別城市PM2.5小時濃度甚至達到上千微克/立方米。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的數據顯示,近一周內,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優良,但東北地區持續出現PM2.5重污染。其中,又以黑龍江南部污染程度最重。

截至4月18日晚,東北地區10個城市出現重污染天氣,齊齊哈爾、雞西和綏化3個城市日均空氣質量指數(AQI)“爆表”,齊齊哈爾4月13日PM2.5日均濃度峰值為807微克/立方米,達嚴重污染;哈爾濱等11個城市AQI“爆表”時長累計137小時,哈爾濱在4月18日9時至10時PM2.5小時濃度超過2000微克/立方米。

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的專家分析指出,秸稈集中露天焚燒是導致PM2.5重污染的主要原因。衛星遙感與環境監測數據顯示,與3月30日至4月1日(空氣質量總體為優-良)相比,齊齊哈爾及周邊4月12日至14日火點數量增加了27倍,PM2.5濃度上升16倍;哈爾濱及周邊4月16日至18日火點數量和PM2.5濃度均增加了7倍,達到重污染水平。

從氣象條件看,靜穩、高濕的氣象條件是重污染過程出現的重要誘因。東北地區大部4月17日夜間至18日凌晨近地面風速小于2米/秒,不利于污染物擴散。同時,4月18日起,哈爾濱等地出現大霧天氣,高濕條件會顯著促進PM2.5二次組分的生成和吸濕增長。

哈爾濱市、雞西市、綏化市、齊齊哈爾市已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專家建議各地在落實應急減排措施基礎上,嚴格管控秸稈露天焚燒,公眾需要做好健康防護。

從預報情況看,20日午后,受西北冷空氣及可能的降水過程影響,擴散條件轉好,區域以良-輕度污染為主。21日至23日,擴散條件有利,區域以優-良為主。

網絡編輯:阿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