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回溯:“調奶人”、“關系奶”和“傻子?!?
10噸的源奶,要加六七瓶雙氧水,二三十盒慶大霉素,4-5毫升的維生素C,10-15斤的蛋白粉,20-30斤的乳清粉,4-5斤的脂肪油,甚至有時候加堿加過頭了,還會加點硫酸來中和。
責任編輯:曹筠武 李海鵬 實習生范傳貴
在城市的超市貨架上,牛奶整齊劃一、包裝光鮮。循著生產鏈條向源頭看去,卻曾經演繹著奶站的收奶亂象、奶販神秘的“調奶”技術和奶農買牛養牛的無知無奈。期待這一切能隨著奶業整頓的深入而終結。
“調奶人”的“技術”
在以前,10噸的源奶,要加六七瓶雙氧水,二三十盒慶大霉素,4-5毫升的維生素C,10-15斤的蛋白粉,20-30斤的乳清粉,4-5斤的脂肪油,甚至有時候加堿加過頭了,還會加點硫酸來中和。
從9月29日開始,陜西省楊凌地區的“調奶人”周立社的營生恢復起來了。
周立社的正式身份是奶源經紀人陳平和王利的運奶車司機。10噸的冷藏罐,一收滿奶,他就拉到奶廠去。為了避免時間延誤影響收購時的質量檢測結果,他出車的時間可能是大清早,也可能是午夜。
從9月15日到29日,停頓半個月之后,陳平、王利又找到周立社出車,意味著他們手中的散奶收購恢復了。
在此之前,周立社是專業“調奶的”。這份頗有神秘色彩的差事,就是通過添加各種東西,使牛奶的各項監測指標都能通過。
周立社說,在以前,10噸的源奶,要加六七瓶雙氧水,二三十盒慶大霉素,4-5毫升的維生素C,10-15斤的蛋白粉,20-30斤的乳清粉,4-5斤的脂肪油,甚至有時候加堿加過頭了,還會加點硫酸來中和。
有一次,在給一大型乳品企業交奶時,一個攪奶的耙子落在奶罐車里,最后也被收走。
因為添加這些東西后的牛奶成分有一定的時間要求,六七個小時后就會失效,因此必須確保這些牛奶在一定時間限制內送檢。于是,雙氧水的罐子就放在運奶車司機的駕駛座下面,拉到廠里,快要送檢時,臨時打開蓋子往里倒。
這一套技術,是陳平從涇陽縣請來的高參——李自軍傳授的。
聞名涇陽縣的李自軍,是陳平的叔伯外甥。他個子不高、精瘦,四十多歲,做獸藥出身。而蛋白粉、脂肪油、乳清粉、慶大霉素等等主要添加用料,多半出自獸藥。
在涇陽,李自軍有一個響當當的外號——“奶神”。
像陳平、王利這樣大量收奶的散奶販子如今在全國知名的農業示范區楊凌已不多見。小型養殖戶自行擠出的散奶,被稱為“盤奶”。而經由奶站統一擠出的奶,被稱為“管道奶”。2002年前后,伊利、蒙牛等乳業大品牌在全國的奶源收購迅猛鋪開,在收購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