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問責“疾風驟雨”,多地糾偏防止泛化
有的地方沒有做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而是問責“一大片”。
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疫情再次將精準問責、規范執紀的話題推到前臺,“此種形勢下,問責更需實事求是,絕不能讓問責數量成為衡量監督力度的關鍵指標”。
“包容點就是問責不力,嚴格點就是簡單化、泛化?!本拖褚幻队矌诺膬擅?,平衡并不容易把握。
責任編輯:錢昊平 吳筱羽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2月14日,太原武宿機場的工作人員在廊橋內進行消毒作業。
(本文首發于2020年4月23日《南方周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刊“疫線報道”)
有的地方沒有做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而是問責“一大片”。
北京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疫情再次將精準問責、規范執紀的話題推到前臺,“此種形勢下,問責更需實事求是,絕不能讓問責數量成為衡量監督力度的關鍵指標”。
“包容點就是問責不力,嚴格點就是簡單化、泛化?!本拖褚幻队矌诺膬擅?,平衡并不容易把握。
2020年1月29日,對新冠疫情“防控不力”的楊文斌被停職檢查,他是四川蓬安縣鮮店鄉鄉長。
4天前,鮮店鄉排查出一名武漢返鄉人員,但鄉衛生院未按要求及時對此人進行體檢篩查,鄉政府也未跟蹤督辦,導致對該返鄉人員的居家監管脫節。楊文斌被停職的當天,鄉衛生院院長也被免職。
四川省紀委公開通報這起案例后,在四川某地級市紀檢部門工作的王偉(化名)感慨頗深——不斷公開的問責案例,震懾了不同級別的官員,但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據王偉觀察,籠而統之地問責,干部很難放開手腳做事,而且任務下派后,干部瞻前顧后地掂量后,會選那些問責風險低的事來做。
2月初,王偉感覺政策風向有了變化。原來,四川省紀委已發現了問題,為了避免問責過多過濫,決定對疫情問責提級審核把關,問責縣處級以上干部由省紀委審核,對縣處級以下干部問責,要報市(州)紀委審核。
“此種形勢下,問責更需實事求是,絕不能讓問責數量成為衡量監督力度的關鍵指標?!北本┐髮W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疫情再次將精準問責、規范執紀的話題推到前臺。
疫情期間,不僅是四川,內蒙古、陜西、山西、山東、廣東等地,都出臺了文件,探索建立防止問責泛化的機制,中紀委也多次下文強調精準規范執紀。
“疾風驟雨”
“每天都有,數量還不少?!蓖鮽ビ谩凹诧L驟雨”形容疫情初期問責的高壓態勢,他平常也看各區縣上報的問責數據,但“以往沒這么多,扶貧領域稍多一些”。
一個村“出事”了,往往會牽出幾個干部被處理,輕則被批評,重則免職。王偉說,如此高密度地問責,自紀檢監察制度改革以來較為少見。
高壓之下,官員被問責的原因多種多樣。
湖北黃岡市衛健委原主任唐志紅,是疫情中因防控不力被問責的典型,2020年1月30日,中央指導組派出的督導組抵達黃岡,她作為衛健委主任,對當地疫情“一問三不知”,隨后被免職。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南方周末記者 杜茂林 南方周末實習生 龔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