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房企“圍標”:揭開拿地規則的明與暗
上海這套復雜的“招標評分體系”,雖然從一定程度杜絕了房企哄搶熱門土地的現象,但從掛牌變成招標,中間增加的評標環節難免會造成信息不透明。
2010年,北京CBD核心區中服地塊入市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就曾發微博指責,該地的標書完全是“量身定制”,全世界僅有一家公司符合所有條件。
除非完全放開,公開競價,否則再細致的規則,也仍有漏洞可鉆。但完全放開,自由競價,有可能會再度激生地王,這顯然有悖于當下政府控制房價的思路。
責任編輯:顧策
上海這套復雜的“招標評分體系”,雖然從一定程度杜絕了房企哄搶熱門土地的現象,但從掛牌變成招標,中間增加的評標環節難免會造成信息不透明。
除非完全放開,公開競價,否則再細致的規則,也仍有漏洞可鉆。但完全放開,自由競價,有可能會再度激生地王,這顯然有悖于當下政府控制房價的思路。
上海北外灘核心商務區地理位置優越。讓三家知名房企陷入圍標風波的北外灘地塊就在附近。
一宗上海土地招標案,將三家國內排名前十的房企,同時卷入了一場“圍標”風波。
2020年2月25日,上海一宗位于虹口區北外灘的“黃金地塊”掛牌出讓,中海、萬科、華潤、招商、綠城和平安共六家企業申請參與。經過評定,中海、萬科、華潤獲得最后的競拍機會。但到了競價環節,由于三家企業的出價均為底價,且無人加價。最終按排位順序,由中海成功以底價摘得這塊黃金土地。
這樣的結果讓業內大跌眼鏡。該宗地是上海虹口區近3年來首次推出純住宅用地,業內此前普遍預測該宗地可能引起激烈爭奪。
4月9日,上海普陀區人大代表、中海地產上海公司總經理崔帥,突然被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據多家媒體報道,崔帥等人被帶走,與北外灘地塊涉嫌“圍標”有關。圍標,是土地招投標術語,一般指幾個投標人之間相互約定,一致抬高或壓低投標報價進行投標,通過限制競爭,排擠其他投標人,使某個利益相關者中標。
“圍標”事件引發上海地產圈震蕩。繼崔帥之后,華潤置地副總裁兼華東大區總經理陳剛、華潤置地上海執行總經理宋悠優,也先后被公安機關帶走調查。
目前,公安機關還未公布調查結果。一位接近中海地產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萬科上海一位高管此前也被帶走調查,但目前已歸來。另外三家申請競標但并未參加競拍的企業,也有高管被調查。該人士還透露,上海警方的介入,源于有人實名舉報。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三家實力雄厚的房企,圍繞一塊熱門黃金地塊,如此明目張膽“圍標”,在近年來的土地交易市場上相當罕見。
自1998年“房改”后,中國政府一直在完善招拍掛制度。但從2002年7月《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正式生效以來,隨著房地產業高速發展,土地出讓背后的“黑幕”一直未能徹底禁絕。
2017年“控房價”“控地價”等調控政策出臺后,為了防控公開競價容易產生地王,以北京、上海為主的一線城市相繼出臺了更為嚴厲的土地出讓細則,但卻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圍標”難題。
怎么賣地?
將三家知名房企卷入其中的這塊地,位于上海虹口區嘉興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解樹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