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理的疫情沉思
這其實就是人類的生存處境,我們永遠徘徊在“沒有人是孤島”與“他人乃地獄”之間,對其他人既需要也抗拒。
責任編輯:劉小磊
這其實就是人類的生存處境,我們永遠徘徊在“沒有人是孤島”與“他人乃地獄”之間,對其他人既需要也抗拒。
“1910年12月左右,人性起了變化”(On or about December 1911 human character changed)。這是英國作家伍爾芙(Virginia Woolf) 常被引用的一句話,她指的是藝術和文學的現代主義(Modernism) 如何改變人類對自己的理解和世界的認知。
《櫻桃園》100多年前首演于莫斯科,講的是20世紀俄羅斯社會巨變下一個貴族家庭家道中落的故事,為了還債,他們被迫把莊園出售給一名祖上在莊園里當過農奴的新興富商。圖為2015年在澳大利亞悉尼上演的《櫻桃園》劇照。
如果說2020年上旬,人性也起了變化,那是因為新型肺炎不僅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也讓他們對身處的社會多了一層前所未有的認識。問題是當制度和現實展現它們的真面目,我們是否愿意面對。在契訶夫的《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 里,女主角為逃避俄國大革命帶來的巨變逃到巴黎,在當地用醉生夢死的生活拒絕面對丈夫和兒子離世以及家道中落的事實。朋友勸她面對現實,她反問“什么現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