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飯圈的事侵占了首頁,我忍不住想說……

粉絲又吵上熱搜?《21世紀獨立追星人格條例》來了

責任編輯:雨衣

如果你常刷微博,那你一定發現,粉絲們最近又又又battle了…… 

微博上不乏匯集“爆料”的賬號,在這里,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粉絲吵架、撕X的新聞。但近月以來,相關熱搜不斷,粉絲吵架逐漸“出圈”,這些一步步升級的罵戰也引發了互聯網的一次集體思考。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快樂追星,是需要獨立追星人格的。 

微博用戶@你里哥哥 總結出6點“追星快樂原則”,數萬追星一族轉發以表贊同。

城畫君(chenghuajun2016)的微信也收到一些追星男孩女孩的吐槽討論。怎么追星才是真正快樂?小黑屋展開了一番調查,有了一些新發現,請往下看。 

P.S. 如果你不追星也要看,懂多點坑少點。 

有人總愛為自己的愛豆反黑,勢必要以牙還牙懟回去,殊不知在無意中成了某些博主博取流量的工具,面對毒唯,認真你就輸了。

 不過分解讀,不與參與罵戰的人“同流合污”,喜歡并不以嗆人嗆得兇不兇作衡量標準。

“一入網絡深似?!?,網絡上魚龍混雜的信息孰真孰假難以分辨。

“人云亦云,人言可畏”,一旦盲目跟風,理性隨時都有可能成為路人,“未知全貌不予置評”不應該只是理中客高大上的口號。

他們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吃熱議話題的“片面瓜”,選擇看多方觀點,不盲目站隊,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追星最忌過分真情實感,自作多情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當發現自己的現實生活被網上的輿論環境影響,應該趕緊做個了斷。

何炅曾經說過:“他是一顆星,但你是自己的太陽?!睋碛歇毩⒆沸侨烁竦姆劢z在生活上可以持續發光發熱之余,還能抽空愛著自己的愛豆。 

追星,粉的應該是愛豆而不是圈內大粉。不了解愛豆產業背后的運作方式,最終只會淪為所謂大粉手中“指哪打哪的槍”。

寧做本命的綠葉也不當大粉的腿毛,不舔不辱,必要時退圈冷眼旁觀,只要物料夠多,怎會無感脫粉? 

清楚明白合則聚,不合則散的道理。大家因為喜歡同一個愛豆而聚集,彼此素不相識,今天聚在一起說不定明天說散就散了。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為了集體感去維護某個粉絲的錯誤duck不必。

網絡一線牽,珍惜這段緣,遇事拔網線,為所有恩怨點一首let it go~

追星是為了開心而不應該成為生活的負擔,氪多少金是根據自己的收入決定,而不是大粉來決定。如果你力所能及,錦上添花未嘗不可,如果你自顧不暇,甚至還依靠父母贍養,倒也不必傾囊相助。

賺100塊愿意給愛豆花99塊的愛,和賺10000塊愿意給愛豆花9999塊的愛沒有高低之分,同樣珍貴。

拒絕“白嫖”,量力而行的后面應該加上遵循個人意愿,不被圈子推著你花錢,做一棵聰明的韭菜。 

每個愛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硬實力,沒有誰比誰高貴的說法。

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的粉絲為愛豆所獲的成績感到驕傲,但同時也清楚明白,他們收獲的所有成績都是他本人努力工作的成果,不是粉絲拿來嘲諷別人的“依據”。

粉絲群里的人魚龍混雜,在群里發言不僅言辭要謹慎,還要提防被“潛伏者”隨時隨地截屏留證。因此,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的人表示決不輕易入群,小群聊吃聊喝可以,大群“邪教式追星”勸退。

想說啥就說啥,solo追星的自由與快樂,試過的都懂。

很多人追星其實追的都是自己的理想人設。因為可望不可及,在粉絲濾鏡的加持下,愛豆就是粉絲心中天底下最完美的人。

因此,為了自己快樂,他們不會過分在意愛豆今天吃了啥、穿了啥、做了啥,有物料看看就看,沒物料也不主動“扒”。

距離產生美,離作品近一點,離生活遠一點,是他們表達仰慕的終極法則。

藝人只是愛豆的工作,卸下光鮮亮麗的妝容和服飾后他們也不過是普通人而已,也會生病,會有小秘密小癖好,也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

因此,他們不主張把圈內規則強加在愛豆身上,要求愛豆按自己的腦補形象照辦的做法。 

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的粉絲深知一件事:愛豆和自己朋友的相處跟我們和朋友相處是一樣的。

愛豆會有朋友,也有偶像,他們也會和朋友互懟、調侃甚至擁抱。理智看待,不過分解讀他們之間的互動。

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的粉絲一向把“尊厭主義”奉行到底。尊重對方討厭的東西,承認雙方不同點的意義,明白各有各的不同,彼此沒有對錯之分,不干涉別人的追星方式,看到不喜歡的追星方式默默取關、屏蔽一氣呵成。

喜歡沒有高低只分,比起拉踩,他們更喜歡表達愛意。

追星本來就是一場無盡頭的單戀,妄想通過追星圖回報,讓愛豆翻牌讓愛豆回粉,這種想法是不合情理的。

愛豆能給你帶來美妙的歌聲、出色的演技以及滿滿的正能量,這已經是最大的回報了。

“爬墻”本身沒有錯,何必因為大粉的一句話就讓自己耿耿于懷,爬得那么憋屈?三心二意地追星,只不過是為了找到更好的正主。

如果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的粉絲要“爬墻”,那勢必不做委屈自己的事,愛得瀟瀟灑灑。

所有姐妹的本質都是網友,不管是在哪個圈,線上交友都有風險,隔著屏幕誰也不知道對面到底是“姐妹”還是“兄弟”?是不是在“暗度陳倉”?

他們不被一聲聲親昵的“集美”沖昏了頭腦,時刻保有警惕心,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微博總是八卦爆料的發源地,總有鍵盤俠隔著網線來找人battle找存在感。如果不慎卷入罵戰,被人私信挑釁,他們會果斷把微博卸載。

“遠離罵戰發源地,網絡暴力就找不到我?!?nbsp;

擁有追星獨立人格的粉絲通常在發表觀點前都會三思:這會詆毀乎?會引戰乎?會給愛豆帶來困擾乎?

接著,是一輪長時間的修改和糾結,直到確認過言語通順無疏漏才會發出。 

如果愛豆發言或行為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的他們會果斷“say NO!”

在他們看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并不能成為他們盲目為愛豆洗白的借口,當他們認為愛豆真的做錯時,是絕對做不到閉眼吹和盲目控評澄清。

兩難之時,實在不愿倒踩一腳,那就退網保平安。

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粉絲的自我修養:掌握不需要看字幕的技能;可以為愛豆制作海報、應援視頻,PS、PR用起來得心應手;即使沒有設備,手抖也能把愛豆拍出模糊美……追星讓他們變得十項全能。

對他們來說,“只要功夫深,愛豆出道夢成真”。

擁有獨立追星人格的他們清楚的明白,追星是為了圖開心,不是為了找麻煩。

飯圈紛爭會消磨愛意,愛豆沉默也會消磨愛意。這家不愛,下家更乖,堅持自己“找快樂”的初心,不被奇怪的條條框框束縛自己的快樂。

●●●

以上20點你被戳中多少點?

除此以外城畫君還想說

「愛不需要battle」

根據2019年7月央視財經報道,中國目前的追星族超過了5億人。越來越龐大的粉絲團體伴隨而來的是日常生活飯圈化。

在圈層文化日趨大眾的今天,粉絲已不僅僅活躍于娛樂圈,更是進入各種各樣的圈子,電競圈、體育圈、相聲圈…… 所有能產生“崇拜”的圈子里,都有一種“飯圈文化”潛移默化地運行著。

網絡上一直有一種聲音,叫“天下苦飯圈,久矣”,講的是其他圈子被“飯圈文化”中令人不適的“規則”與“定義”入侵后境況。

“入圈”后,受圈內文化影響,有很多人都被“規則”與“定義”束縛,使得當中的一群人寧可認同“大粉”口中的“標準”和設立的“邊界”,也不愿自行思考這樣做是否超出了道德底線。

正如姜思達在與5位黑粉對話時提到的,公眾人物本就沒有十全十美,喜歡他就繼續追隨他;當他與你想象中有差別時,悄然離開就好。

追星本身是一件非??鞓返氖虑?。能找到一個自己仰慕的對象,能學到技能,能交到朋友……很顯然,吵架和撕X都不符合你“入圈”的初衷。

畢竟,愛不需要battle。

(感謝插畫師 @2Eattt 提供插畫授權)

(來源:城市畫報)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