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多家影院在“自救”中等待復工
(本文首發于2020年4月30日《南方周末》)
“盡管春節檔對于一二線影院來說很重要,但也沒有那么重要。春節檔的票房在一家影院占很高的比例,是極不健康的,但縣城影院的結構就是如此?!?br />
“疫情之前,我們70%的影院處于虧損中。事實上,絕大多數城市的影院趨于飽和,單塊銀幕的產出利潤下降,人均觀影次數比不上銀幕的增長速度?!?/blockquote>責任編輯:邢人儼
2020年1月,隨著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全國各地影院同時暫停營業,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2019年,我國的影院銀幕數突破六萬塊,位居全球首位。
2020年1月23日,隨著《唐人街探案3》《奪冠》《姜子牙》《囧媽》等春節檔影片集體撤檔,內地一萬兩千多家電影院同時按下暫停鍵。
撤檔前兩天,濟南新世紀電影城泉城路店經理李言魯曾感嘆,2020年春節檔團體訂單又一次“瘋狂到了年根”,但兩天后便遭遇緊急退票。三個多月過去,他從耐心等待到憤怒,再到自嘲“準備出去站街”,最后無奈地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進價出售百歲山”。
全國各地影院的“自救”手段大同小異,以賣爆米花和電影套票為主。四川樂山某影院值班經理陳航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還有一些影院甚至開始把影廳租借給影樓當拍攝地?! ?/p>
影院經理譚東潤所在的東莞某小型影院,裁員和離職的員工已超過一半,留下的基本是管理層。冷清的景象讓譚東潤不由得懷念過去幾年的春節檔:大堂里擠滿了排隊進場的觀眾,商場三分之一的人流都涌向這家只有6個廳的中型影院,一些觀眾還會開心地給影院工作人員發過年紅包。
陳航經歷過9個春節檔,眼看著網絡購票興起、影院數量激增,再到行業外的投資者爭相往里“擠”,仿佛“錢投進來就會蹭蹭蹭地往上漲”。據燈塔數據,2014年-2019年,一線城市的影院從552家增長到1156家,二線城市則從1751家增長到4102家。
武漢青山區麗江廣場三樓的銀興炫麗影城,1月23日開業當天便關了門。1月20日,該影城經理張坤排完了大年初一的片子,信心滿滿地認為,“雖然春節檔只有十幾天,但是對于很多影院來說,春節檔是影院票房最高的檔期”。
張坤2007年開始在影院工作,曾競標過五六家院線失利,后來找到一個新建的小型商業體,投資了近300萬元,開了一個四廳共240座的小影院。如果正常經營下去,他預計五年之內能夠回本。
張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些年我幾乎沒有安心看過一部電影。說實話,我不在乎一部電影評分有多好,賣座的影片就是好影片,我只關注它的票房和上座率?!薄兜厍蜃詈蟮囊雇怼飞嫌钞斕?,張坤看到原本幾近滿座的影廳中途走了八成的觀眾,第二天就迅速撤掉了排片。
現在,張坤每個月會去兩次影院,檢查一下放映機的狀況。由于放映機的電池需要充電,一旦沒電,機器可能出現故障,檢查設備是大部分影院目前僅有的活動之一。
“影院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倒閉?尤其是像我這樣加盟的私人影院,一旦資金周轉不過來,房租、銀行貸款支付不起,最容易倒閉?!睆埨δ戏街苣┯浾哒f。
3月中下旬,新疆、吉林、內蒙古等省份的影院曾短暫復工,但很快被叫停。李言魯夢見影院復工的一幕:觀眾戴上口罩,觀看《紅海行動》,片前龍標剛播完便突然卡住,人群騷動起來,主管告訴他“有人舉報不能放映”。李言魯在“咚”的一聲后驚醒,原來是孩子睡覺掉床下了。醒來后,他有點悵然。
2016年2月13日,江蘇南通某影院正在售賣春節檔電影票。線上售票尚不發達時,影院通過線下售票和儲值會員卡獲得了大量現金流。
誰“綁架”了一二線城市電影院?
2009年,影院投資者盧琛和朋友合伙投資了深圳一家5個影廳的影院。2010年《阿凡達》上映時,這家影院的《阿凡達》電影票賣到了每張150元,甚至還有黃牛搶票,“一部電影的收入就能把影院的成本給收回來”。
2010年到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從101億元增至440億元,影院數量也從兩千多家增至六千多家。最初的幾年,場租低、影院數量少、票價高、現金流多——那是盧琛記憶里最好過的一段日子——“一場電影即使只有一個人看也在賺錢”。
電影市場繁榮使行業外的資本開始涌入院線,地產開發商也投資蓋起了影院。由于影院建造需要考慮高度、間距等問題,開發商甚至會為影院在商業體中特別留出位置。在一二線城市,“一個商體搭配一家影院”成為標配。線上售票尚不發達時,影院通過線下售票和儲值會員卡獲得了大量現金流,影院老板得以在其他行業進行投資。
長春某商體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