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為何用“過水門”儀式迎接抗疫醫務人員
“過水門”儀式究竟起源于何時?它有著怎樣的淵源?
責任編輯:聶寒非
3月20日,陜西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飛機抵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時受到“水門禮”迎接。
近日,由中國捐贈的第二批援助物資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穆罕默德·阿拉軍用機場。伊方特意安排了“過水門”儀式及伊拉克傳統禮儀迎接。此外,國內多地也都舉行“過水門”儀式迎接援鄂歸來的醫務人員。
“過水門”這一民航業內最高禮儀開始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
當一架飛機緩緩滑過,兩側突然水柱升騰,來自消防車高壓水龍強勁的壓力,兩條白色蛟龍一般的水柱在空中交匯,構成一道水做的拱門。飛機會從“拱門”下方徐徐經過,接受這水的洗禮和崇高的敬意。如果陽光的角度合適,觀眾甚至會看到飄揚的水霧形成的絢麗彩虹,而接受致敬的飛機會在水和彩虹雙重“拱門”之下通過。這一幕,在航空活動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