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無癥狀感染者,9省市的流行病學大調查是如何進行的?
血清流調抽樣調查需要消耗大量社會資源,“不意味著每個省市都要做” 。
武漢和湖北疫情較重的城市的血清流調結果,有利于制定下一步的防控方案,“結果一定要向社會公布”。
責任編輯:汪韜
2020年4月25日,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家超市內的新冠抗體檢測點,工作人員采集被測者血樣。
1990年代建成以來,武漢江夏體育館就是當地居民茶余飯后最愛去的地盤之一,體育館門前那片大空地,更是廣場舞大媽、民間歌唱家和商家小販的“必爭之地”。
2020年4月14日,江漢關“解封”鐘聲敲響后的第6天,很久沒有“人山人?!钡捏w育館空地上“聚集”了居民,張大嘴巴做咽拭子核酸樣本采集,伸出胳膊抽血做血清抗體檢測。他們還需要在“問卷調查處”填寫一張表,回答個人信息、基礎病史,以及2019年12月以來的旅居史等。
通過這一管血、一支咽拭子,檢測人員可以追尋新冠病毒的痕跡。這項為期3天的大規模流調工作覆蓋武漢13個行政區的1.1萬人。大抽查的意義不止在于探尋有多少比例的人體內已存在抗體,頗受輿論關注的無癥狀感染情況也是調查目的之一。
按照國家衛健委防控方案(第六版)的解釋,無癥狀感染者是指沒有臨床癥狀,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或者血清特異性IgM抗體檢測呈陽性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者篩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傳染源追蹤調查等途徑發現。
除武漢之外,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廣東、四川、重慶全國9省市,也在開展新冠血清流行病學的調查工作。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武漢流調隊隊長丁鋼強對媒體介紹,調查目的是探尋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的發生情況、了解社區人群的新冠病毒抗體水平,為新冠肺炎防控策略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武漢萬人抽樣的日與夜
武漢江夏區衛健局一位工作人員發現,很多居民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感染過新冠病毒,“收到被抽中的通知時都很高興”。在現場接受檢測的小朋友更是“活潑得不得了”,畢竟好久沒有出來“放風”了。
調查采取定點隨機抽樣原則,依據新冠肺炎累計發病情況和轄區人口比例,每區選取5至11個街道,每個街道選取1個社區,全市共100個社區。
抽樣對象需要滿足一定條件:2020年1月-3月期間,在該選定社區持續居住時間不少于14天;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