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增量存量同步改,暫未觸及T+0
作為資本市場首次同步推進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創業板試點注冊制,被看作是全面推廣注冊制的過渡環節。
創業板公司可選范圍比科創板更大,競爭略有不公平。但科創板可能更具特色,對尚未盈利甚至沒有收入的創新企業包容性也更強。
創業板改革后,對投資者分析和判斷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在此前10%的漲跌幅限制下,“地天板”可賺22.22%,可虧18.18%。未來,在20%的漲跌幅限制下,“地天板”可賺50%,可虧33.33%。
責任編輯:馮葉
注冊制在科創板施行近一年后,再添一處“試驗田”。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下稱《方案》)。
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可謂承上啟下。
與全新的科創板不同,誕生于2009年的創業板已有八百多家存量公司,以及數量龐大的投資者,這是資本市場首次同步推進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其經驗又可繼續推廣至主板等整個資本市場。
圍繞注冊制為核心的改革方向,創業板投資規則也相應做出了調整——交易漲跌幅從此前的10%調整為20%;不再要求券商對其保薦的所有項目進行強制跟投;完善退市制度。
這意味著,投資者將迎來一個更為市場化的創業板。
改革宜快不宜慢
2019年6月,科創板橫空出世,為內地證券市場實施注冊制“投石問路”。
年底,新證券法四審稿獲得通過,明確證券發行實施注冊制。具體范圍、步驟由國務院另行規定。這意味著,注冊制將得以全面推廣,但也并非一蹴而就。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施?。
4月中上旬,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10天內2次召開會議聚焦資本市場,釋放了改革的重要信號。中證協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指出,兩次會議可歸納出6個關鍵點,即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放松不適應發展的管制、提升投資者活躍度、增強投資財富效應、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其中,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明確定調,“放松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場活躍度”。
4月27日,證監會就創業板注冊制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上市監管等細則規章火速公開征求意見,深交所也將發布多份配套措施文件。
“實體經濟,特別是新經濟,有資金的需求,盡快推出有利于資金更多更快地向其流動?!背戌筚Y本合伙人徐泯穗告訴南方周末。承珞資本是上海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
對深交所而言,創業板改革宜快不宜慢。招股書財務報表有效期是6個月,2019年年報數據在6月30日前都還有效,如果在此之前深交所不能收材料,意味著大量以年報申報IPO的公司可能選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