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城為何逆勢增長
舟山,雖然不產一滴石油,卻有全球最大單體“石油島”的稱號,因此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深汕合作區對汕尾有輻射作用,一些深圳的工廠車間都轉移到了汕尾。
2019年,經濟體量跨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共有17個,對于這些基數大的城市而言,實現正增長十分艱難。但是,南京做到了。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7日《南方周末》)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舟山是2020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最快的城市,圖為繁忙的舟山港。
近日,中國各省、市陸續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成績單”。
因受新冠肺炎影響,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06504億元,增速同比下降6.8%。34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中,除西藏自治區增長1%、澳門尚未公布數據以外,其他地區一季度GDP增速均為負值。
其中,遼寧、黑龍江、天津、香港、湖北低于全國增速。湖北省增速降幅最大,為-39.2%。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各省一季度經濟運行報告發現,經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時間段主要集中在1-2月。2月中旬,各省陸續復工復產,國內消費逐漸回暖。3月,部分產業產值降幅明顯收窄。
不過,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是負增長。截至發稿,中國已有280個地市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其中有26個城市增速為正。根據民政部官網公布的行政區劃統計表,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共333個。
為何這26個城市能夠實現逆勢增長?
能源化工成 經濟壓艙石
2020年5月3日,中國香港籍油輪“凱新”在浙江省舟山市附近海域等待靠岸引航。
據舟山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顯示,一個月前,這艘載重近30萬噸重的VLCC油船從波斯灣駛出,前往舟山定海冊子島實華原油碼頭。VLCC指的是超大型油船,載重量相當于200萬桶原油的裝運量。
像“凱新”這樣裝載著原油駛向舟山的油船正絡繹不絕。舟山由此成為一季度經濟增速最快的城市,舟山一季度GDP達316.49億,同比增長10.3%,較2019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
舟山位于長江、錢塘江、甬江入海交匯處,背靠中國最富裕及最具經濟活力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雖然不產一滴石油,卻有全球最大單體“石油島”的稱號,因此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3月,因沙特與俄羅斯談判破裂,甚至打起價格戰,原油價格一度暴跌。中東等產油國為了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拼命從波斯灣輸出原油,而全世界的買家也開始趁機囤油。
原油儲罐變得十分緊俏。3月下旬,中國庫區的原油儲罐就已訂完。據央視財經報道,春節以來,位于舟山的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幾乎所有油氣企業都加大了原油儲存力度。絕大多數原油油庫被預訂一空,油罐的平均租金上漲約10%。
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2020年一季度數據顯示,該區注冊企業數占全市75.2%,油品進出口總額占全市比重95.4%,油品貿易額占全市96.5%,已經建成油品儲罐庫容2790萬噸。截至一季度,舟山石油吞吐量達360萬噸,實現14.8倍的高速增長,而船用燃料油直供量99.3萬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