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性>“安全”是個“圈套”?
避孕套使用的天然乳膠,天然裂縫在5000至70000納米之間,而艾滋病病毒的直徑約為120納米。因此即使正確使用避孕套,仍然有可能感染性傳播疾病。
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使用避孕套防治艾滋病的失敗率為16.7%;英國《社會科學醫學》雜志刊登的失敗率則是31%;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避孕套能夠有效預防大多數性傳播疾病。 避孕套使用的天然乳膠,天然裂縫在5000至70000納米之間,而艾滋病病毒的直徑約為120納米。因此即使正確使用避孕套,仍然有可能感染性傳播疾病。
安全套究竟有多"安全"?
一項"你認為'安全套'中的'安全'是指什么?"的投票,近期在頗為流行SNS網站"開心網"上發起。結果顯示:146名參與者中,70%的人認為可以隔離精子;52%認為可以隔離一般性傳播病毒;58%認為可以隔離艾滋病毒,28%認為其他可通過性接觸傳播的病毒,如乙肝也可隔離;40%的人選擇了戴套可以阻隔精子、細菌、病毒等各種可經由性接觸傳播的物質,這才是"安全"的含義;33%的人則說對任何一種物質都不能100%隔離,但用好過不用。
該網站用戶主要為公司白領、學生和媒體人,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有參與者留言: 隔開了體液,自然就不會傳染病毒了。也有人這樣判斷:既然艾滋病預防大使會上街派發安全套做宣傳,那就說明戴套應該是能防艾的。
是這樣嗎?
"避孕套≠安全套",這一標語高懸于納谷公司網站之首。這是一家自稱生產出了"全球首創防病毒安全套"的公司,目前年產量1.5億只,以"青檸檬"、"悅女香姬"等品牌在市場銷售。眼下正在尋找戰略投資者,關注防艾的比爾·蓋茨基金會也曾與之聯絡。
避孕套如何不安全?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報道,使用避孕套防治艾滋病的失敗率為16.7%;英國《社會科學醫學》雜志刊登的失敗率則是31%;2001年,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CDC)以及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聯合組成的特別研究小組,與美國衛生和人類服務部(HHS)聯合提出:避孕套可以降低85%感染艾滋病毒的風險;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避孕套能夠有效預防大多數性傳播疾病。
要快樂還是要安全?答案應該是,兩者都要。
原理何如?
程延安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病、性病專家,也是國家計生委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從事傳染病專業工作26年。他對此的解釋是:許多就診病人說,自己日常已經很小心注意,每次發生性關系都采取了防護措施,可還是染上了性病。而從國家計生委的一些研究項目和查閱的大量國外資料獲悉:目前市售的避孕套使用的材質主要是天然乳膠,其自然裂縫在5000至70000納米之間。人類精子頭部的直徑約為5000納米,艾滋病病毒的直徑約為120納米,人類乳頭瘤病毒直徑在45至55納米之間,乙肝病毒中大球形顆粒直徑為42納米。各種病毒的體積遠遠小于天然乳膠的自然裂縫,因此即使是正確使用避孕套,還是有可能感染上性傳播疾病。
煙臺四維高科生化有限公司提請程延安首先在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用真實乙肝病毒做了一個安全套對比穿透實驗:隨機抽取市面上最常見的三個品牌的安全套,與由煙臺四維高科生化有限公司采用"納谷"技術生產的"青檸檬"牌安全套一起組成一個實驗組。經PCR病毒定量實驗,分別進行1、5、10、15、30、45分鐘取樣,發現:傳統安全套內的病毒在10分鐘內就滲透到了安全套外的陰性血清里,說明其對病毒并沒有做到100%有效預防;而經過同樣的反復實驗,"青檸檬"牌安全套外的陰性血清始終保持陰性。結論是:煙臺四維高科有限公司生產的納谷安全套在實驗中可以100%有效預防乙肝病毒通過性途徑感染。"乙肝病毒比艾滋病病毒更小,既然能阻隔乙肝,說明更加能夠阻隔艾滋病毒。"納谷公司技術研發部經理付強補充說明。
這種"防病毒安全套"如此卓爾不群,其特殊之處何在?付強對"納谷"的核心技術做了介紹:"納谷新型防病毒安全套的特點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預防性傳播疾病、避免潛在的致癌風險、降低過敏反應和保護女性健康。具體的,我們的核心技術主要有二:一是'天然乳膠縫隙孔徑復合交聯納米填充技術 ',另一個是天然植物萃取液。我們從十多種天然植物中萃取出有益物質,通過四次浸漬將天然乳膠基膜包覆在中間形成三層膜。一來借助'天然乳膠縫隙孔徑復合交聯納米填充技術'保證安全套的膜體孔徑不超過40納米;二來,除了物理上阻隔病毒和細菌,還能通過植物層的正負電荷互相作用,主動吸附和滅活,從而能夠更有效地防止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的傳播;第三,天然植物萃取物層對人體與乳膠膜起到了隔離的作用,可以避免乳膠在硫化過程中產生的亞硝胺、以及過敏原天然橡膠蛋白與人體直接接觸。其與女性陰道PH值相近的特性,也解決了一般避孕套呈堿性影響女性陰道環境的問題。"
高速駕駛,剎車重要
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病毒實驗,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02醫院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去年10月的深圳高交會上,納谷公司更將這個醫學實驗進行了現場模擬:技術人員將注入黃色模擬體液的納谷生化安全套與幾個國際品牌避孕套同時浸入白色模擬病毒液體中。3分鐘后,傳統避孕套內的溶液開始發生顏色變化,證明白色模擬病毒液體穿透傳統避孕套膜而進入了套的內部,并生成了明顯的顯色反應;而采用納谷生化專利技術生產的新型安全套卻絲毫沒有反應,證明白色模擬病毒液體沒有穿透。 這一現場實驗頗為引起了一些震動,《香港商報》、《文匯報》和中央電視臺6套去年11月17日的《預防病毒的新科技》節目都曾對其進行過報道。
納谷公司董事長、也是煙臺四維高科生化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的吳敬進,是"文革"后第一批大學生,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1984年赴美學習工商管理,回國后在三九集團擔任要職,后獨自創業做投資公司。對于此次投資新型安全套的生產,他顯得信心滿滿。據他透露,納谷公司已經與孟加拉國衛生部以及艾滋病委員會取得了聯系,對方對這種新型安全套非常感興趣,盛邀前往銷售推廣。納谷也有意去到孟加拉國進行國內難以實現的艾滋病病毒相關實驗,再向非盟等艾滋病情較嚴重的第三世界國家拓展。
原青島橡膠廠的老廠長周茂賞,是全國乳膠協會常務理事。他帶領的廠有著近30年的避孕套生產經驗,他本人也一直在關注真正安全的"安全套"的研發。在周廠長看來,性快樂,如同高速駕駛帶來的快感;而性安全,則好比腳下的剎車。"剎車,對于安全駕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技術層面而言,納谷公司橫空出世的"青檸檬",會是那個質量安全的剎車嗎?這一點,也許只有你用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