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我見到了真正的后浪
1
微博上有一個叫孔維w的博主,用快手上的素材混剪了一個視頻,轉發已經3萬多了。
沒有什么特別高大上的畫面,開頭第一幕是一個提著紅色塑料桶的青年,桶里裝著他的行李。
他對著鏡頭笑著,說不容易啊,十三年沒回去了,終于可以回家了。
他背后是龍華汽車站,那是每一個在深圳打工的游子必然經過的歸鄉中轉站,也是帶走他們青春的地方。
他們平凡,普通,年輕人除了青春一無所有,老人甚至不再擁有青春。
但這就是我們生活真實的一面。
評論區有個人說:“沒想到,有一天我在快手上看到了真正的后浪?!?/p>
后浪到底是什么?
也許這個名字不應該只屬于那些得天獨厚,過著優渥生活的年輕人,也不是特指那些在世俗語境下非?!俺晒Α钡哪贻p人。
后浪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朵朵浪花,也可能是一片片暗潮。
他們可能沒有什么錢,露不了什么臉,除了身邊的人就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但是他們同樣涌動,同樣在生活。
或許從來就沒有一種被稱為后浪的人。每一朵浪花,都有他自己的方向。
是的,無論把后浪定義成任何一種人,或是任何一種生活,其實都是有些狹隘的。
因為這個世界是圓的。
有在無憂無慮的生活中光鮮亮麗的人,
就有那些在平凡的、甚至有時是痛苦的生活里,努力活著的人。
而在現在的互聯網上,能看到相對多元化、相對豐富的人生的地方,或許是快手。
2
其實今天還在快手上看見了一條視頻。
一個臉上烏漆嘛黑的小哥,鼻子臉頰上有擦了但是沒擦干凈的灰,他爽朗笑著對鏡頭說,目前最大的夢想,是希望每天能賺300塊。
我習慣性地點進他的主頁,首先看他的粉絲數,只有十三個粉。
那條視頻播放量應該挺高,但是好像沒給他帶多少流量。
他發了很多條快手,除了那條說想每天賺300塊的視頻以外,別的視頻都只有幾百個播放。
在那條火了的視頻之后的一條里,他說:
上次我說希望每天賺300塊,其實是有原因的,如果我每天能賺到300塊,那我就能存下錢來。存到錢以后,我要把我的姑姑,姑父接過來,帶他們坐一次飛機。
配著又土又騷的BGM,那個小哥接著說,他從小是在姑姑家長大的,是他的姑姑和姑父養大了他。
我看到這里,眼角的余光瞥到視頻的配文,是幾句半文不白的話:
生而未養,斷指可報;生而養之,斷頭可報;未生而養,百世難報。
這風格,很社會。
其實被沒有血緣關系,或者不是生身父母而是親戚的人撫養長大,是并不算罕見的事情??倳羞@樣那樣的意外,出現某個無法被父母親自照顧的小孩,他們也總是要長大的。
但是未生而養,大多數時候其實會養出仇怨來。因為對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很多時候難免會有偏心和疏忽的地方。
只有真正特別善良的人,可能反而會對別人的小孩格外心疼,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其實是特別懂感恩的。
就好像拍這個視頻的小哥,他不會覺得這種來自姑姑、姑父的撫養是理所當然的,而是會充滿感激地去對待這一切。
我順手又看了一下他別的視頻,有一條是他陪工友去拔眼睛,就是醫生用針把眼皮挑開,撥動眼球,把眼皮底下和眼球背部的臟東西清理出來。
這個小哥和工友好像都是打磨工,我研究+腦補了一下,應該是因為他們工作環境的關系,眼睛里經常會進鐵渣,日積月累下來,肯定會對眼睛造成損傷。
如果是在古代,或許就只能眼睜睜等待人到中年失去視力,但既然身在現代,也就可以定期去醫院拔眼睛,做清潔,可能就不會有什么大礙了。
在這個拔眼睛的視頻的末尾,小哥有幾分害羞的笑了一下,說雖然他自己也經常拔眼睛,但是看到工友被醫生把針插進眼睛里,還是感到有些害怕。
說完,他又自言自語地補充了一句:
可能我真的暈針。
老實說,我覺得這個小哥真的應該火的。
他確實不帥,也沒有什么特別的技能,沒有一些很燒錢的騷包的興趣愛好。
但是這些視頻真的非常真實,樸素,而且很打動人。
他只是在簡簡單單記錄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個普通的打磨工。但是他有在努力地生活,用力去笑,為每一天的收獲感到開心。
他的生活同樣是充滿希望的。
即使只是每天300塊錢的希望。
當然,他沒有火起來也是很正常的,甚至發了n個視頻,也只有13個粉。
因為他并不知道怎么在互聯網上攫取流量和利益,而且可能即使成為了網紅,也一時半會不知道怎么變現。
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小哥。
我喜歡他那種在平凡生活中保持快樂的心態,他在每一個并未精心修飾過的,單純為了記錄的視頻里,用力的笑容。
3
手機熄屏前,我看完了這個快手小哥最新的一個視頻。
視頻里,他比平時都還要更開心一些。他說自己這個月賺了7000,只花了600,剩下的都可以存起來,下個月就可以帶姑姑、姑父坐飛機了。
在那個視頻快放完的時候,我給他點了一個關注,小哥的粉絲喜加一,變成了14。
有的時候我會想,這樣的小哥難道就不是后浪嗎?
一朵后浪,或許并不需要多么宏偉壯觀的事業,也不需要站在山高人為峰的終點。
只是簡單地,通過努力實現了一個特別特別小的目標,那種感覺就非常震撼。
就是在這樣有些不起眼的打磨工小哥的生活當中,我聽到了無聲處的驚雷。
看到這樣的人,遇到這樣的生活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有一股氣藏在其中。
那是怎么樣的一股氣呢?見到它的感覺,就好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藏于深海的一滴水,但是有一天,你看見身旁的另一滴水,它說它要做天上的云,于是攜積蓄千年的力量,沖出海面,劃破空氣,試圖觸摸天空。
當水滴以插穿云朵的氣勢撲涌而出,竭力畫出那條弧線,
那一刻,它就不再是水,
而是浪。
甚至,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分出什么前浪后浪。
就像孔維w的那個視頻一樣,里面也有小孩也有年輕人也有老人,大家都是一樣的,年齡并不應該成為界限。
水沖出海面,成為了浪,越拔越高,直到來到動能的盡頭,轉化出的重力勢能牽引著它撲向礁石,把自己砸得粉碎。
之后涌出來的后浪重復著它的歷程:上天,再被地球的引力拽下,弧線的盡頭,浪頭繼續拍打著礁石,也拍打著前浪的身體。
但那朵后浪究竟是怎么成為前浪的?在弧線的哪一個部分,它改了名換了姓,變成了另一種屬性的存在?
就好像一個有頭發的人,是在哪一個瞬間變成了禿子。
掉下一根頭發的時候,他還沒有禿,而一個有頭發的人再脫落一根頭發,仍然沒有禿。
一天脫一根,萬世不竭。
所以也許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禿子,禿子只是比其他人多掉了一根頭發。
就像前浪和后浪——每一朵前浪都曾經是后浪,而每一朵后浪,也都會變成下一個時代的前浪。
二者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同一屬性的事物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展現形式。
浪的本質,應該是那股氣。
是那股從一滴深海的水,到闖出海面,明知道最終必定會被引力拉扯,撞上礁石和前輩的身體,仍然堅持往上方飛翔的氣勢和勇氣。
這種“浪”和年齡無關,和你所擁有的物質條件無關,也和功利語境下的那些成就,外物,地位無關。
不是說只有年輕人才是后浪,也不是說只有經濟寬裕的人才是后浪,即使你五六十歲了,即使你并沒有什么錢,但只要你仍然沒有對生活屈服,那你就是后浪。
就像朝陽冬泳怪鴿,他一聲奧力給,光著膀子撲向遼寧冬天結冰的湖面的時候,有誰能說他不是后浪?
那一刻,他簡直是極致的后浪,簡稱激浪。
浪是一個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
就好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與快樂,每個人也都有資格成為后浪的一部分。
也都有一天,我們都會變成前浪。
那時又會有新的后浪,但一切都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個不斷重復的循環。
這是人世間注定經歷的悲歡。
4
我們當然知道,那些大多數的,普通的年輕人,的確過著并不那么光鮮的生活,也的確經?;翌^土臉。
尤其是在你打開快手的時候,你會發現灰頭土臉才是人生的常態,擁有優渥物質條件、一路一帆風順的人永遠只是少數。
生活本來就是不酷的。
尤其是對那些平凡的,沒有什么錢的人來說,生活的底色簡直是無聊到爆炸。
但是生活不酷,我們可以活得很酷。
就像那個快手上的打磨工小哥,他一個月只花600塊,努力存下錢,終于能帶姑姑、姑父坐一次飛機的時候,他真的很酷。
這些生活或許暫時不如意,但仍然奮力向前的年輕人,他們真實,不裝,不掩飾自己的狼狽,用自己的努力,讓平凡的生活獲得一些改變。
這些改變對別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這就是他們的后浪,是他們的幸福。
就好像快手上那個鄉村手藝人終于造出了泥巴火箭,就好像許下愿望的打磨工小哥終于能一天賺到300塊。
就好像海底的那滴水,雖然躍出海面后,后浪終究變前浪,前浪終究躺在沙灘上。
但終有一天,陽光酷烈,光線熾熱,太陽將沙灘上破碎的浪花蒸發成水汽,他們最終會徐徐而上,成為天上一朵云。
當然,如果你懼怕在礁石上的粉身碎骨,甘愿在海底做一滴水,那也非常正常,沒有任何不對。
只是當你看到身旁的另一滴水要做一朵后浪的時候,請不要嘲笑他,
因為他并不傻。
他只是想摸一摸天空。
浪花只開一時,但比千年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