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王安石是個超級穿越者?
王安石提出的方案可行的條件,不但在他的時代(公元1000年左右)是不存在的;即使到了現代經濟和金融已經高度發達的公元2000年,也未必成熟。
責任編輯:劉小磊
熱播電視劇《清平樂》劇照。
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在大眾中又掀起了一波“宋朝熱”。北宋時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又得到了一輪檢視。作為經濟學者,我比較感興趣的,要算發生在北宋的兩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即仁宗朝的“慶歷新政”和神宗朝的王安石變法(或稱“熙寧變法”)了。
在這兩次變法中,一般認為慶歷新政以改善吏治為主,持續時間短,影響不大。而王安石變法的思想之深刻,影響之深遠,在中國古代史上恐怕只有商鞅變法、桑弘羊財政改革、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和雍正帝“攤丁入畝”改革能與之相比。很多人認為,王安石變法具有很強的跨時代性或超時代性,它的成功與失敗,都與它相對于當時中國傳統農業社會過于先進的屬性有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王安石對于他的時代,簡直是一個來自未來的“穿越者”。
對此,我的看法是,的確,王安石變法在當時遇到阻力和挫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他的時代而言,就是一個“穿越者”,而且他提出的方案可行的條件,不但在他的時代(公元1000年左右)是不存在的;即使到了現代經濟和金融已經高度發達的公元2000年,也未必成熟。但最近世界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