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節 | 將微笑貼在防護服上,化解隔離治療中的孤獨感
今天是第109屆國際護士節。2020年護士節主題是: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
“我想知道,一張人臉的照片能否建立起患者與醫生之間的情感連接和信任,化解隔離治療中患者的孤獨感?能否使醫護人員充分人性化以激活患者本身的康復機制?”
責任編輯:雨僧
2014年9月,正在巴黎度假的美國西方學院藝術與藝術史學教授瑪麗·貝絲·赫弗南(Mary Beth Heffernan)從新聞中得知埃博拉疫情正在西非蔓延,令她印象尤為深刻的是新聞照片中醫護人員身上那“令人恐懼”的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以下簡稱PPE)——從頭到腳包裹著,只露出眼睛一條細縫,“看起來就像半獸人?!彼€從一則報道中看到,有些人因為對PPE的恐懼而放棄尋求治療。有時,患者面對“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忘了正在照顧他們的是跟自己一樣的“人類”。
赫弗南心中縈繞著西非病人的孤獨和恐懼,再也無心欣賞歐洲美景。她憑多年從事攝影的直覺迸發出一個想法——如果把醫護人員的肖像制作成一次性標簽,貼在防護服外邊,能否化解這種恐懼感?這個想法隨后演變成PPE肖像項目,并于2015年應用到利比里亞埃博拉病毒治療中心的實踐中。
“這不是什么復雜的想法,幾乎簡單到‘愚蠢’,”赫弗南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說,“我的直覺源于幾十年來圍繞著身體及其象征意義的藝術創作。我想知道,一張人臉的照片能否建立起患者與醫生之間的情感連接和信任,化解隔離治療中患者的孤獨感?能否使醫護人員充分人性化以激活患者本身的康復機制?”
增加“溫暖”的感覺
如今,當另一種傳染病——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之際,赫弗南的PPE肖像項目再次引發關注。包括斯坦福大學Express Care中心和麻省大學姑息治療中心等美國多家醫療機構,已經將該項目應用到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當中。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初級衛生保健和人口健康研究專家卡蒂·布朗·約翰遜(Cati Brown Johnson)博士將PPE項目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