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全網刷屏的上海小區致豐巢檄文,我們找到了執筆的業委會主任
日前,豐巢“超時收費”事件備受關注,一封《上海中環花苑小區致豐巢公司的公開信》讓上海首家暫停使用豐巢快遞柜的中環花苑小區成為焦點,該文從企業經營、業務流程、通識邏輯等角度駁斥豐巢,并闡明訴求,被網友稱贊“邏輯縝密,有理有據”。
責任編輯:張亞莉,劉苗
南都記者獲悉,這封在小區公眾號發布后迅速獲得10萬+并刷屏的公開信,由該小區業委會主任何劍執筆,兩小時成稿。
5月12日,何劍接受南都記者專訪。談到公開信獲得的高關注度,他認為只是揭露了一些人們不了解的數據來駁斥豐巢自稱虧損。對于“怒懟”豐巢的說法,他并不贊成,“我們并不是懟,也不是攻擊,只是基于自身立場辯護,維護合法權益,希望問題解決?!?strong>
談寫信:看到豐巢聲明感到不吐不快,2小時寫完
南都:寫這封公開信前,業委會做了什么事情?
何劍:我是5月5日才知道豐巢推出超時收費政策的,當天有快遞要取,才在豐巢快遞柜上看到說明,之前沒有接到豐巢方面的任何通知。之后我將消息發到小區業主群,很多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數業主對于此舉都不認同。
不認同只是一種感性數據,畢竟還有很多業主沒說話,我們小區平時在治理上有個微信公眾號的。5月7日,我利用了推文里的投票功能,讓業主投票。5月8日獲得的反饋顯示,約有500多名業主參與投票,84%認為豐巢這次的規定不合理,希望暫停使用豐巢。
業委會本身代表全體小區業主的訴求和利益,所以我們馬上決定先暫停使用快遞柜,因為開一天就會存在一天的矛盾,所以在5月8日就發布了暫停使用豐巢的公告,沒想到我們成為了上海第一家公開抵制的小區。
南都:寫公開信的初衷是什么?
何劍:當時,我們有兩個考慮點,首先,此事涉及到每一戶,這是小區的公共配套設施,存在企業提供服務的行為,但還有16%的業主投票認為收費無所謂時,我認為需要將我們了解到的內容說給他們聽。
再者寫信當天,看到豐巢通過媒體給杭州抵制豐巢快遞柜的小區發布聲明,認為小區違約,結合豐巢晚間的公開信,我有很多觀點想表達,不吐不快的感覺。
南都:為什么想到從企業經營、業務流程、通識邏輯和業委會視角來寫這封信?
何劍:我主要是針對豐巢回復杭州小區聲明中提到的相關問題來寫的。
比如企業經營方面,豐巢提到了“高昂入場費”問題,我在這點上有比較理性的數據量化認知,因為費用確實不高,我們提供了小區最好的場地,在人流量都方便的地方、小區的出入口,具備供電條件不損壞、綠化等這么多前提條件。
依據我已知的信息,給豐巢算了一筆賬,發現在我們小區投入使用的豐巢柜每天利潤率為240%甚至更多。我對小區的業務很了解,不光是快遞柜能算得出帳,比如哪個地方的維修費用、小區新建了哪套東西、去年改造的監控設備,甚至每一個花草樹木,這些賬都是如數家珍的。
從流程上來說,快遞柜并沒有和某一個具體的收件人產生契約關系,沒有權利去截留快遞件,我覺得這是他們的瑕疵,也必須點出來。再從業委會的工作層面講,作為業委會主任,職責所在,我必須得懂合同法、物業管理條例等,所以也從法務這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我本來是想寫短一點的,因為我覺得人的閱讀耐心有限,最好能文筆更精練,可能我還沒有這樣一個水平。
南都:這封信寫了多長時間?寫的時候內心是什么情緒?
何劍:寫了2個小時。沒有生氣,心情比較平緩,還有一點小激動。有很多細節要慢慢回憶,有時候不確定的信息上網查一下,考慮怎么表述會更好一些。
談刷屏:閱讀量目前已超百萬,起初有些顧慮
南都:公開信發布后,反響怎么樣?
何劍:我一開始認為,除了小區1000多人閱讀和轉發,應該有1萬左右的閱讀量,這已經很高了,平時小區公眾號的文章閱讀量最高就2000。
結果,文章一個小時不到就1萬了,現在閱讀量已經超過100萬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當一個東西你發出去之后,過了幾個小時或者半天,很久沒聯系的朋友突然給在朋友圈轉發或者私信我時,我就知道應該話題是引爆了。
南都:這封信為什么會刷屏?
何劍:其實我覺得未必是寫得有多深入,我與行業專家寫的文章相比是小兒科。只是因為我揭露了一點大家不了解的數據,比如豐巢說是虧損,我就從單個快遞柜來分析,他并不存在虧損,大家就認為比較有說服力。
我看到評論中提到財經圈、法律圈、營銷圈、媒體圈、 VC圈、PR圈都在刷屏討論,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來解讀?因為這些人雖然身處各個行業當中,但回到家之后,他就是一個消費者,他每天會接觸快遞,快遞幾乎已經成為所有人生活當中每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說,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必需的7件事物,那么第8件可能就是快遞了。
南都:公開信的閱讀量遠超出預期,你怎么看?
何劍:開始會有一些顧慮,因為寫作時間比較短,晚上寫了之后也沒有第2個人審稿或修改,第二天一大早就發出來了。因為當時公眾號的讀者大多是小區業主,可能寫作時也沒有那么嚴謹的考慮,發完之后,隨著閱讀量到了幾萬,我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但之后在網絡上看到很多人留言問是不是做法律的,也有一些法律界的朋友聯系我,說想認識一下寫這篇文章的人,我的心里安定了一點,應該從法律角度上來說,沒有太大的問題。
我也發現,此前只是面向小區業主的投票鏈接,涌入了很多網友,多了1萬多人投票支持撤銷或停用快遞柜這兩個選項。就說明這是社會各界的聲音,不是我們一家的聲音,我們有這么多的后盾。
在我們一個業委會交流平臺眾蟻社區上,我也看到有超過一百個社區結成同盟,大家觀點都是一致的。我們雖然是站在臺前,但我們并不孤獨。
談業委會:成員平均35歲,平時和業主相互信任
南都:很多人好奇你的專業背景,認為你文筆很好。
何劍:我不像外界想象的是法律界人士,也沒有從事財務工作。
南都:你是怎么成為小區業委會主任的?
何劍:我是2014年搬進小區的,以前對小區管理并不上心,但是停車秩序的混亂讓我覺得不便,業主們為了省幾步路程,大多不愿將車停入地下車庫,而是隨意停在路邊,甚至綠化區域。
我當時決定站出來,協調樓棟附近的停車秩序,還建立了小區公眾號監督業主規范停車。2016年10月,我成為第二屆業委會的副主任,后來又成了主任?,F在小區微信公眾號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寫的,我希望與業主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渠道。
南都:可以介紹一下業委員成員嗎?
何劍:我們小區創建于2007年,有13年歷史,目前有1059戶人家,大概是3000人左右。業委會有7個人,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都是比較高學歷的。
南都:為什么會成為上海第一個抵制豐巢的小區?
何劍:其實是基于業委會和業主之間的相互信任和平時的互動,我們日常處理小區的問題就比較民主,大家對業委會很信任。
去年上海實行垃圾分類后,我們小區第一天就沒有一包未分類的垃圾了,小區的健身步道還評上了2019年度“魔都最美健身步道”。有過去很多事情的鋪墊,才讓我們小區能夠做這樣的一個決策和決斷,有這樣一個魄力去做這個事。
談爭議:不是計較幾毛錢,而是不能被動接受單方面條款
南都:你有看到對這封信的不同意見嗎?
何劍:有看到評論說“上海經濟這么發達,為什么還和幾毛錢斤斤計較?” 其實不是這么一回事,這不是一次或一天多少錢,這是與人們日常生活長期相伴的一個事物,不能輕易地去妥協,被動接受對方單方面提出來的一個條款。
南都:你怎么看豐巢致用戶公開信上的舉措?
何劍:豐巢提出“用戶在首兩次超時取件均不收取費用,在兩次超時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接下來是否使用豐巢作為代收,如均選擇不同意超時付費,后續快件將不再會投遞入柜?!?/span>
我認為這是偷換概念,用戶只有兩次選擇機會,用完之后萬一之后有需要也沒法使用快遞柜了??爝f柜作為小區的公共配套資源,由企業制定這樣一刀切的規則,缺乏對用戶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的尊重。
至于推出會員制及優惠,我認為推出會員的目的應該不是鼓勵你滯留不取,從而造成快遞柜運轉率低下,如果人人都買了會員,是不是就又回到了原點?
南都:還有一個爭議焦點在于超時收費時長。
何劍:我們的訴求是免費保管時間延長至24小時。每個人的生活作息規律不可能一成不變的,超12小時的收費會造成人們生活節奏的壓迫感。就像上班遲到一樣,心里總懸著12小時這個事情。但是24小時是一天的完整周期,用戶能穩定在這段時間內取件。
談影響:業主現在每天都像打雞血,還會繼續發聲
南都:關注度增高,對你或小區業主造成壓力了嗎?
何劍:關注度的增高不會有壓力呀,業主們每天現在都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又很興奮。也有身邊的朋友看到新聞會問,這是你們小區嗎?業主們的凝聚力和榮譽感其實是更強了。
南都:目前小區內的豐巢快遞柜使用情況如何?
何劍:現在豐巢快遞柜沒有斷電,只是與上海豐巢溝通了,在后臺設置了不讓快遞員派件存快遞柜。我們沒有任何違約,如果豐巢方面不給回應,合同明年初就到期了,我們不會再繼續合作。
業主收件稍微受到點影響,有業主無法及時收件的,目前由物業代管。但大家反映沒覺得有太多不便,有也能克服,大家的訴求和態度都統一了。
南都:如果沒有實現你們的訴求,還會繼續發聲嗎?
何劍:會的,所以我今天再次發了一篇文章,進一步闡明我們的訴求。比如“在快遞柜上張貼醒目提示,請快遞員必須先行聯系客戶同意下方可投入豐巢柜”,這只是要求豐巢柜機上有提示標識的義務,并不等于苛求做到快遞員100%進行電話撥打,用戶可以通過在快遞面單上備注“不投豐巢柜”來減輕快遞員的工作量。
我們已經邁出這一步了,就要承擔這樣一個社會責任,繼續發聲。我并不贊成有的文章稱我們是“怒懟”豐巢,我們并不是懟,也不是攻擊,只是為自身立場辯護,維護合法權益。
我們從頭到尾沒有否認這種新的經濟模式,從未說快遞柜是錯誤的,只是討論它的免費保管時長、超時收費方式和門檻等,總要聽聽社會的意見,對吧?我們希望能解決問題。
網絡編輯: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