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我們很被動

“哪位乘客請給外賓讓個座,咱們中國是禮儀之邦?!绷钊私^倒的是上來的是個虎背熊腰的壯小伙子,背了個麻袋似的登山包……

一位北大女生給我講過一樁令她時隔多年仍忿忿不平的公交車事件。說若干年前她正疲憊地坐在開往校區的公交車上,忽然售票員在“上車請買票”的吆喝后面又加了一句,“哪位乘客請給外賓讓個座,咱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令人絕倒的是上來的是個虎背熊腰的壯小伙子,背了個麻袋似的登山包……

不過售票員在我兒時樹立起來的是光輝形象。他們發動人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一聲令下,莫敢不從,儼然管理著一車的人。僧多粥少,那時候感覺還挺有保障。這情景很像老師上課提問,必須要點名才有人回答問題,雖然多數人知道答案也愿意回答。

自從出現無人售票車以后,讓座要靠自愿了。大家總結出了對人視而不見又不失體面的方法,比如斜視廣告牌,閉眼入睡,低頭玩手機,或看報紙。

在上海公交上擁擠著的人們估計在想,老弱病殘要么別出來,要出來就該叫出租。身體都不好了,還在乎這幾個錢干嗎?犯不著坐公交自己折磨自己。據我所知,在完全依賴道德良心解決問題的時候,問題普遍不能被解決。不出來也算是一種方案,要不然很容易在車里被擠到心肌梗塞。

人多座位少,我們的口號是“讓給有需要的人”。理論上也不能說小伙就比老伯更不需要座位,起碼他們也買了票,算是擁有坐車占位權。他們可能剛搬磚、洗碗一天,異常疲勞,渴望座位。既然明知指望年輕人主動把座位讓給“有需要的人”不太切實際,需要座位的人不妨自己開口提出請求。

不得不說,我們是從小養成被動習慣的群體。我幾乎沒見過在中國的公交上有人主動向人要座位。甚至主動給人讓座都有一種潛在的表達困難。這種時候,往往有人感覺自己有必要站出來指責和指揮別人——一個有座位時未必會讓座的人,總是在自己沒座位時,對“主持正義”特別感興趣,然后引發“你有什么資格說我”的大討論。

我們很被動,只好依靠有效的社會組織干涉。一種方案就是讓一部分人放棄座位。比如賣座位票和非座位票,在價格上作區分,使一部分人“立足于節約”。第二種方案是減少競爭。比如在公交車終點站區分第一候車區和第二候車區,限制上車的人數?;蛘呓o車上一部分座位做好標記、刷上顏色,作為老弱病殘專座。如果年輕人違規擠占這些座位,可以加以罰款。沒聽過“我的青春無處安放”嗎,青春就應該是站著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