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放大的生存困境

不少社會服務機構在疫情中面臨困境,平日利潤空間有限,現金儲備較為緊張,眼下復課時間不確定,租金和教學的特殊性都帶來了經營的沉重壓力。

胡弘一直堅持機構的公益性。此次疫情的沖擊,讓她產生了新想法,“是不是以后讓機構更加商業化,轉變薄利的運作模式,才能應對沖擊?!?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1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張玥晗

日常教學中,慧靈一校的老師和家長帶學生上知動訓練課。有的學員不能獨立完成動作,就需要老師在身體后方給予支持。 (受訪者供圖/圖)

2020年4月7日,廣州市白云區慧靈特殊教育培訓中心(以下簡稱慧靈一校)向家長告知,“因為疫情給機構帶來的影響”,向培訓中心的精神殘障兒童家庭收取床位費和學位費。沒有上課卻收“占位費”?這項決定引發了爭議,也將特殊服務機構的生存困境擺上臺面。

慧靈一校屬于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慧靈)旗下的一家培訓中心。作為國內最早的公益組織之一,慧靈已創辦30年,主要服務于成年智障人士,全國擁有近四十家“分支機構”。2020年2月以來,受到疫情影響,慧靈一直未開展服務,沒有收入導致現金流緊張,“加上社會捐助和政府的補貼錢款未到位,整個機構的收入驟降9成?!被垤`創辦人孟維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作為社會服務機構,慧靈的遭遇并非孤例。多方信息顯示,不少社會服務機構在疫情中面臨困境,平日利潤空間有限,現金儲備較為緊張,眼下復課時間不確定,租金和教學的特殊性都帶來了經營的沉重壓力。

多位采訪對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盡快開學成為他們當下必須要抓緊的“稻草”。

收不收費,面臨兩難

慧靈眼下的困境可謂“前所未有”。

疫情前,全國近四十家慧靈平均月服務收入200萬元。停課后,機構收入減少近700萬元。孟維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月底起,慧靈各地員工只發當地最低工資的70%-80%,“北上廣的老師們,每月也只有一千多元”。

作為“老牌”公益組織,慧靈在成年智障服務領域頗為有名。三十年來,它在全國23個省30多個城市開設了分支機構,除了智障人士的托養,還發展了包括藝術團、社會企業、培訓機構在內的多種形態,直接服務了超過1800名精神殘障人士。

慧靈一校成立于1995年,主要服務于5-15歲智障兒童。疫情期間迫于生存壓力,慧靈一校想到了收取“占位費”,從3月份起,每位學員按月收取300元/月的床位費和學位費,并倡議有條件的家長給機構預交1-2個月的服務費,紓解學校困境。

4月7日,在給家長的倡議信中,慧靈一校詳細描述了它的壓力:社會籌資20年來“最難”,機構沒有盈余,收入“基本為0”,未能開學收不到服務費,也沒有政府項目補貼,與此同時,學校還需要支付老師工資、水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