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總理提出研究“霧霾形成機理”,答案現在有了

超出環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強度的排放,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

氣象條件近幾年趨于不利,是京津冀和周邊區域秋冬季大氣重污染天氣過程形成的重要誘因。

2020年春節期間,京津冀和周邊地區出現了重污染天氣過程,印證了上述的研究結果和研究的結論。

責任編輯:汪韜

2017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經提出,重獎“能夠把霧霾的形成機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應對良策”的科研團隊。三年過去,兩千多名科研人員參與的大氣重污染成因和治理攻關項目已經完成。

2020年5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發布會上,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披露,超出環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強度的排放,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污染頻發的根本原因。

這三年,全國的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怎么樣?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在發布會交出“成績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超過10%,重污染天數分別下降超過30%,三個區域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均為近三年最好水平。

2016年10月14日,被霧霾籠罩的北京。 (新華社/圖)

超出環境容量50%以上的高強度排放

賀克斌介紹,在“2+26”城市,除了SO2以外,其他的主要污染物的實際排放量都超出了環境容量的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