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人病逝,你小時候一定讀過他的這本書
責任編輯:楊鈺瑩
2020年5月15日上午
著名作家葉永烈
在上海長海醫院病逝
享年80歲
你可能對這個名字并不熟悉
但你小時候肯定讀過他參與創作的書
——《十萬個為什么》
葉永烈,筆名蕭勇、久遠、葉楊、葉艇。1940年8月30日生,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以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文學夢與科學知識有趣結合
葉老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因在家鄉日報上成功投稿一首小詩,點燃了對文學的興趣之火。
高考時,他是一心奔著北大新聞專業去的,卻因該系招生人數少,選擇了北大化學系。不過,葉老心里一直對文學念念不忘,經常偷偷跑去中文系聽課。
通過在化學系的學習,他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知識,逐漸將化學知識和文學夢想結合。大三的時候,他開始用文學的筆調寫枯燥的化學知識,之后他將這些科學小品文整理成了一本書——《碳的一家》,并獲得了編輯的認可。
這位編輯就是當時正在兼編《十萬個為什么》的曹燕芳。那時候,她對化學分冊內容十分不滿意,這給了葉永烈一次嘗試的機會,參與了化學分冊的創作工作。這本化學分冊最終出版的時候總共有175個“為什么”,其中163個都出自葉老之手。
因為化學分冊寫得好,其他分冊的編輯都紛紛來找葉老約稿,有氣象的、地質的、農業的……《十萬個為什么》第一版最終有900多個“為什么”,葉老一人就寫了300多個,占了全書的三分之一。
從1961年的第一版到如今的第六版,葉永烈是唯一一位參與《十萬個為什么》每個版本編寫的作者。
用故事展望科技發展
在寫了《十萬個為什么》之后,葉老覺得《十萬個為什么》每篇都是一兩千字的短文章,他要寫個大一點的東西。于是,葉老動手寫了一部科幻小說——《小靈通漫游未來》。
這本小說寫了很多未來科技發展的事情,成為描述中國科技發展的一個夢想,而這個夢想很多到今天已經實現。書里寫著,小谷子身邊一個小方匣子響了,他拿起一看,他的爺爺出現在上面。小谷子說,你趕快下來吃飯吧。書里的這段場景就是現在的可視手機。
在1961年,葉老就已經寫到了可視手機。這也是《小靈通漫游未來》這部書會產生這樣大影響的原因。
“一輩子就做一件事情”
葉老說,一輩子就是做一件事情,盡管這個“一”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字,但“一”也是一個很深刻的數字,一個需要堅持的數字 ?!叭松鋵嵑芏?,做一件事情要做得好,也還不夠,所以我把寫作看成凝固的時間、凝固的生命,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凝固在我的作品之中?!?/p>
葉老把一生所有的精力都凝固在作品之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先生一路走好
(來源:央視新聞,綜合CCTV1開講啦、加油向未來、澎湃新聞)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