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的黑死病紀念柱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的同一日,捷克首都布拉格市議會批準了重建老城廣場瑪利亞圣母柱的提案。整個中歐地區,很少見到沒有圣母和圣三位一體石柱的舊城區廣場,它們是為紀念歐洲歷史上黑死病而建造的

責任編輯:朱又可

奧洛穆茨圣母柱照片。 (捷克旅游局供圖/圖)

路邊,一幢普通的深灰色樓房,凸角處有個凹口,放著一支白色的蠟燭,上面一粒小小的火焰隨風飄搖。蠟燭旁邊有幾朵白色小花,花叢中一張很小的照片,下面有行字。我的心不自覺地抽動了一下,也許一條生命曾在此處意外消逝。

在歐洲城市游走,對這樣的情景并不陌生,特別感念當地人對人和物事的紀念,小到這樣不起眼的點滴標志,大到各種人物、事件的紀念碑。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在過去哈布斯堡王朝屬地,如今的中歐,包括奧地利、南部德國、北部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部波蘭、北部巴爾干地區,很少見到沒有圣母和圣三位一體石柱的舊城區廣場。這些圣柱的建造很多源起于感念上蒼祛除黑死病的念頭,于是,人們習慣稱之為“鼠疫柱”。

當然,這是我們用現在的一切塵埃落定的眼光觀察,而一切的一切,都有其發生發展的軌跡。

皇帝利奧波德一世的佩劍跪像

維也納市的三位一體圣柱

維也納。

充滿皇家氣派、浪漫氣息的現代都市,格拉本大街兩畔名店林立,大街中央矗立著一座精美華麗的塔形建筑,頂端的三一圣像金光閃閃,柱體環繞著玉白色的浮云和九位云端天使,他們是神與人之間的使者,也象征著鼠疫女巫被天使推向地獄。三層基座為人而設,面向西南的主立面上,皇帝利奧波德一世佩劍跪倒、右手撫胸,作為代禱者摘下王冠向上帝祈禱。

“利奧波德一世,您謙卑的仆人,將盡所能感激您祛除1679年奧地利的瘟疫災難”;“仁慈的上帝,您謙卑的仆人,于1679年向救世主耶穌基督發誓:我及我的家族、臣民、軍隊和所有領地將永遠在您的仁慈佑護之下”;此外還有贊美上帝的誓言、故事浮雕和屬地徽章,分別裝飾著三個主立面和三個方向的副面。

正西方向的副面上鑲嵌著神圣羅馬帝國雙頭鷹和奧地利紋章,東南方向鑲嵌著匈牙利的雙十字盾和克羅地亞、達爾馬提亞、波斯尼亞王國紋章,東北方向是波西米亞雙尾獅,以及上盧薩蒂亞、下西里西亞紋章,剛好涵蓋了神圣羅馬帝國的幾大組成部分,也剛好大致對應了實際的地理方位,同時,金色的徽章上方,分別鐫刻圣父創世、圣子救世和圣靈凈化。

圣柱最初于1679年動工。

鼠疫。

從世紀之初,伴隨人類兩千年,時隱時現,如魅影隨形。十四世紀中期在歐洲大暴發,十五世紀中末期在英國,整個十七到十八世紀在歐洲此起彼伏,以至十九世紀。時至今日,2010年到2015年全球共報告了3248例鼠疫,其中包括584例死亡,也有中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