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張口就來,他拍的紀錄片帶宅家抗疫的英國人了解中國

“說起來你可能難以相信:幾十年前,一個生活在曼徹斯特的十五六歲英國男孩會著迷于中國詩人杜甫的詩?!?/p>

英國歷史學家邁克爾·伍德說,他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啟蒙來自杜甫。采訪中,他能隨口背出好幾段杜甫的詩作譯文,包括長詩《壯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近期,伍德執導的單集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播出,引起廣泛關注。

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網絡圖片)

這是一部“因愛而生的作品”

“《杜甫》對我而言,其實是一部出于私心、因愛而生的作品,”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伍德多次提到他對杜甫的喜愛,強調這部時長59分鐘的紀錄片是他的“心愛之作”。

伍德1948年生于曼徹斯特。念中學時,他在當地一家書店發現一套外國文學譯作,其中一本就是杜甫詩集。

“翻開書讀到第一句,我就入了迷。它把我帶入另一個世界,一個我從來不曾知道的世界,它如此豐富,如此精彩。從那以后,這些詩就一直留在我心里?!?/p>

后來他又陸續知道了李白、孟郊、白居易,以及更多唐朝詩人,“他們和杜甫一樣,這么多年過去,從未離開過我?!?/p>

四年前,伍德因為一部在BBC播出的追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大型英文紀錄片《中華的故事》被很多中國人知曉?!抖鸥Α返靡耘臄z也與這部影片有關。

BBC紀錄片《中華的故事》海報。(網絡圖片)

十年前,他到中國拍攝《中華的故事》,其間去上海參觀世博會,和現場觀眾交流,問他們最喜歡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結果令他吃驚,“每個人都回答唐朝,而且幾乎人人提到杜甫”。

“杜甫在中國文化的地位如此重要,在西方卻鮮有人知,”他萌生了要為杜甫單獨制作一部紀錄片的想法。

去年秋天,夢想終于成真。他和拍攝團隊從杜甫出生地河南鞏義出發,沿著杜甫生前足跡重走西安、成都、重慶、長沙等地,跨越半個中國,以西方人的視角和敘事方式,介紹中國“詩圣”動蕩不安、憂國憂民的一生。

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截圖

在片中,伍德不僅盛贊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還借哈佛大學知名漢學家宇文所安的評價,將杜甫與西方文學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同時對中國詩歌和文化的悠久傳承給予很高評價。

為了向西方觀眾更好傳遞杜甫詩歌的意蘊,他邀請英國國寶級演員、《指環王》影片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出鏡朗誦了15首杜甫詩文譯作。

“只稱杜甫為詩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因為這一稱呼將他的地位局限于詩人。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一個與杜甫完全匹配的人物,一個體現了整個文明情感與道德感的人物?!蔽榈氯绱嗽u價杜甫。

“理解中國需要一輩子”

身為歷史學家,伍德最專長的研究領域是中世紀歷史。作為紀錄片導演,他希望“讓觀眾感受到有溫度的歷史”。

他制作的120多部紀錄片中,大多數與歷史有關——《追尋文明的起源》《亞歷山大東征傳奇》《印度的故事》《英格蘭的故事》等。

他撰稿并主持的《中華的故事》更從普通中國人的視角,追溯中國五千年歷史,講述中國從古代夏商周到改革開放時代的巨大歷史變遷。

《杜甫》紀錄片中,他同樣在追尋中華古老的詩歌傳統在當今中國的傳承和意義。他告訴記者,在中國實地采訪拍攝過程中,他找到了答案,而且印象深刻。

“在成都杜甫草堂門前讀《春夜喜雨》的小女孩、每個月都要去一次杜甫草堂的成都老人、湖南讀詩會的成員、給杜甫詩作譜曲演唱的大學生們……從他們身上,我清楚看到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沒有消失,一直在延續?!?/p>

在成都杜甫草堂,伍德與當地小女孩合影。(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伍德認為,紀錄片導演必須對自己所拍攝國家的文化有所感知,“拍攝中國,你必須將自己視作中國人來看待問題……你必須對中國人的文化產生共鳴,否則觀眾就無法理解你所拍攝的東西”。

從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因為旅游或工作,伍德先后到訪中國十多次。他還記得第一次到中國時,“人們都穿著一樣的灰色、藍色中山裝”,但從那之后,“中國經濟、國家整體變化太大了,已經成為了另一個世界”。

他在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中聚焦了這段歷史,認為“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國的現在和未來,就必須了解中國過去40年發生了什么”。

為了這部片子,他到安徽采訪小崗村的農民,到溫州與拿到第一份工商執照的個體戶交談,站在香港對面的海角、在如今擺滿巨大集裝箱的港口講述深圳的傳奇?!斑@樣才能向西方講好改革開放這樣一個復雜的故事?!?/p>

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截圖

對于中國文化,伍德經常稱自己是“局外人”。

“對我這樣的局外人來說,理解中國需要花上一輩子。在多次往返中國后,我才開始理解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才能明白他們的幽默、社交方式,”伍德說,“雖然東西方價值體系在基本框架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它們在許多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了解中國需要終生努力?!?/p>

“文化交流能消除偏見”

伍德認為,《杜甫》在英國播出“恰逢其時”,在疫情陰霾下發出微弱光芒,為西方觀眾提供新的視野,“讓他們看到中國,去了解中國人的感受和想法”。

紀錄片播出后,伍德收到許多西方觀眾的積極反饋,“他們告訴我,很高興能在新冠疫情期間看到一部關于中國文化的紀錄片”。還有觀眾向他打聽英國哪里可以網購到杜甫詩集的英譯本,想趁居家隔離期間潛心閱讀。

“宅家抗疫的英國人因為這部小小的紀錄片而對中國產生興趣,”伍德說,“紀錄片產生了實際影響,為不同文化的人們互相理解提供了幫助,這正是我喜歡制作紀錄片的原因?!?/p>

除了紀錄片導演和主持人,伍德還是曼徹斯特大學的公共歷史學教授、英中了解協會主席?!拔沂俏幕涣鞯膱远ㄐ磐?,堅信文化交流能促進不同民族互相理解,消除偏見?!?/p>

在成都杜甫草堂,伍德與當地老人交流。(圖片由受訪對象提供)

他提到,自己的家鄉曼徹斯特一直與中國淵源很深,那里有“中國城”,有“全英國最好吃的中餐廳”,還有一所全歐洲吸引最多中國留學生的知名學府——曼徹斯特大學。

“每到九月,你到曼城市中心通往大學的街道上走一走,能看到路邊張貼著很多為中國留學生服務的中文信息,你能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和中國的緊密聯系?!?/p>

但眼下,他擔憂,新冠疫情不可避免中斷了英中之間的許多正常交流,疫情引發的偏見還可能損害中國與西方的關系?!懊鎸σ恍┽槍χ袊牟挥押寐曇?,我像中國人一樣感同身受,我很難過?!蔽榈抡f,越是這種時候,越能體會到文化交流促進互相理解的重要性。

“我期待疫情盡快過去,”伍德說,“更期待我們能一起努力,搭建更多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文化橋梁?!?/p>

網絡編輯:阿柴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