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的恐龍蛋:科幻作品科學性爭論之戰

葉永烈寫作《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的時候,還是在1976年初,那時候有作家去想象到珠穆朗瑪峰找到一只恐龍蛋,孵出恐龍的故事,令人既欽佩又感動,這種想象力才是真正蘊含無盡生命的“恐龍蛋”。

責任編輯:陳斌

2018年8月,葉永烈在上海參加“葉永烈科普作品研討會”。 (新華社/圖)

2020年5月15日,著名作家、文化名人葉永烈溘然長逝。

葉永烈對包括筆者在內的、五零后到八零后的好幾代人都有重要影響,首先是六七十年代的《十萬個為什么》等膾炙人口的科普佳作,然后是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前期以《小靈通漫游未來》為代表的科幻小說,最后是歷史紀實文學。

1977年,葉永烈在《少年科學》上發表了小說《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跡》,故事講在珠穆朗瑪峰北坳的某處懸崖上發現了一窩恐龍蛋,基本已成化石,但其中有一枚蛋被松脂裹住,并未石化,而保持其中軟性組織的完好,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胚胎竟然還有活性,于是想方設法,去掉松脂,將蛋孵化,孵出一只恐龍。故事又花了不少篇幅,講述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將恐龍養大的過程。各種奇思妙想,即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也頗有趣味。翌年,被改編成連環畫,1979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單本出版發行。

不過名氣大了以后,爭議也隨之而來。就在1979年,恐龍專家甄朔南在《中國青年報》上發表了一篇《科學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中一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