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新任務:如何防止這五百萬人返貧致貧
四川德陽羅江區扶貧局副局長王婷:排查出的相對貧困戶數量比預想的少, “是不是把標準定得太嚴了?”
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副教授汪晨:與絕對貧困快速下降的趨勢截然相反,改革開放以來,全國農村和城鎮的相對貧困發生率幾乎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中。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張大方:在進入“后扶貧時代”之際,中國扶貧還面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包括部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激發不夠、穩定脫貧機制尚未完全形成等,鞏固成果、減少和防止脫貧后返貧是重中之重。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昊平 何海寧
這是天安門廣場上紅旗飄揚。
離消除絕對貧困的最后期限還有兩百多天,王婷開始接觸解決相對貧困的試點工作,她是四川德陽羅江區扶貧局副局長。
用王婷的話來說:農村的絕對貧困人口是沒有了,但這部分人和那些略高于絕對貧困線的邊緣農戶,接下來應該怎么辦?“稍有不慎,可能會再陷貧困的泥潭?!?/p>
“審慎”,這是王婷對試點工作的描述。2020年4月,羅江區被確定為四川破解相對貧困難題的53個試點縣(市、區)之一。
在接下來半年的試點期內,這個人口只有二十多萬的小城將力圖摸索出相對貧困的確定標準和程序。
脫貧攻堅的任務全面完成后,扶貧工作的重心將轉向緩解相對貧困,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報提出這一命題后,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作了強調。
四川、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湖南等地已就創新相對貧困解決機制展開調研或試點。2020年5月17日,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主任李富君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說,“這還只是個開始,工作雖已啟動,但仍在研究中?!?/p>
“焦頭爛額”
羅江位于成都平原東北部邊緣,總人口25萬,2019年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000多元,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4600多戶,2019年底已全部脫貧。
作為基層扶貧干部,王婷對脫貧攻堅中從識別、幫扶到退出的機制十分熟悉,而對這個解決相對貧困的新任務卻有些“焦頭爛額”。
“目前相對貧困的探索仍由區扶貧局牽頭,制定方案時向人社、農業農村、衛健、民政等部門征求了意見?!蓖蹑酶嬖V南方周末記者,“上面既沒有出臺具體規定,也沒有下達認定標準,我們就只能試?!?/p>
王婷認為,之所以選擇羅江進行試點,可能是因為人口少、區域面積小,即便試錯了,影響范圍也不會很廣。
德陽市確定了兩個試點縣(區),另一個是中江縣。相比于羅江,中江是人口大縣,貧困戶的數量在德陽下轄6個縣(市、區)中排在前面。在王婷看來,上級如此安排,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同一個地級市內的不同情況,從而更好更快地摸索出經驗來。
王婷記得,為了確定相對貧困的標準,區領導班子開過多次會議,省上也開了電話視頻會。上級還專程到下面了解情況,指導區扶貧局制定標準。
謀求共識是一個充滿爭議的過程。王婷介紹,收入是一個主要參考指標。但僅收入一項,國際上也沒有通行的標準,有的參考平均收入,有的參考社會成員的中位收入。
經過討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