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貧困人口吃‘陽光飯’”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梁淑怡/圖)

2020年4月21日,在經過專項評估檢查后,最后一批17個貧困縣區摘帽。至此,青海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了絕對貧困全面“清零”目標。

這是一場艱巨的脫貧攻堅戰。作為該省扶貧開發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豐勝認為青?!凹鞑康貐^、民族地區、高原地區、貧困地區于一身”,省情特殊,這場勝仗更顯得有特殊意味。

著眼“今天怎么搬,明天怎么辦”

南方周末:你最近一次去過青海貧困發生率(指低于貧困線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最高的地方是哪?當地生活條件怎么樣?

馬豐勝:我最近去了玉樹市調研,該市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35%,到2018年底實現絕對貧困“清零”。通過進村入戶實地查看,村里引來了自來水,修通了水泥路,辦起了生態畜牧合作社,建起了扶貧車間,也開起了牧家樂,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轉變。2019年底,全市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底的3951元增長到10055元,7年增長了2.6倍。

南方周末:青海藏區是典型的“貧中之貧”,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問題上,青海之前的壓力大不大?

馬豐勝:2017年,我們全省確定了15個深度貧困縣、559個深度貧困村和24.1萬深度貧困人口。青海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一些特殊困難。一是致貧因素交織疊加,農牧區資源稟賦差,貧困群眾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弱,返貧壓力很大。二是脫貧成果的鞏固壓力很大,農牧區大多數貧困群眾受教育程度低,就業創業能力不足,扶貧產業生產經營方式簡單粗放,收入結構不合理,收入預期不穩定。三是思想轉變任重道遠,薄養厚葬、高額彩禮、相互攀比、禁殺惜售等問題在一些深度貧困地區依然突出;部分貧困群眾觀念落后、等靠要思想嚴重,少數貧困群眾不善理財、不會理財,有錢亂消費、沒錢等幫扶的問題還需要長期關注。

南方周末:青海加碼了哪些具體措施?

馬豐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