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疫苗:動物試驗公布,效果有待觀察

牛津大學基于腺病毒載體的疫苗已經公布了動物試驗結果,其恒河猴試驗顯示了疫苗對阻止病毒在下呼吸道復制、防止造成肺部損傷的有效作用,但也有人對其疫苗效果表示懷疑,認為不如北京科興公司早先公布的滅活疫苗試驗結果。

責任編輯:朱力遠

4月24日,在英國牛津,一輛救護車駛入通往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的丘吉爾路。 (新華社 蒂姆·愛爾蘭/圖)

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案例已在2020年5月中旬超過400萬,世界各地疫苗研發仍在加速進行。目前,在全球近百種正在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中,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研發的疫苗ChAdOx1 nCoV-19受到了特別的關注。早在4月中旬,該疫苗還未開始臨床試驗的時候,研究團隊已經列出了時間表,將在9月之前,生產至少100萬劑的疫苗。

正常來說,一款疫苗歷經動物試驗,然后再經三期人類臨床試驗,到最后被批準上市可能要10年甚至以上,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各式各樣的干擾因素,耗時可能更久。比如2019年底獲得歐盟和美國批準的埃博拉病毒疫苗Ervebo,從2001年就開始研發了,但花了將近20年時間才獲得批準。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疫情暴發以來,各地疫苗研發工作大都在緊急狀態下以非常態節奏開展。即便如此,這樣一邊量產,一邊等待有效結果的操作,仍屬罕見,可謂爭分奪秒。此舉目的就是希望保證有足夠的疫苗將來可以盡快地投入使用,以保護醫護人員、老年人,以及身體狀態不太好的人等風險較高的群體。但在沒有證實有效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生產,這筆生產投入的確存在較大風險,但反過來也用實際行動印證了牛津大學團隊公開對自己的成果所表達的自信。

2020年5月13日,研究團隊發布了這款備受關注的疫苗的動物試驗結果,結果顯示,在恒河猴中產生了良好的免疫反應。

接種疫苗后未得肺炎

這項研究是由牛津大學詹納研究所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開展的。恒河猴試驗顯示,只要一劑ChAdOx1 nCoV-19疫苗,就能產生體液和細胞的免疫。這一研究發布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尚未經過同行評議。

研究者觀察到,接種了疫苗的猴子在暴露到病毒中后,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和呼吸道組織中的病毒載量顯著減少,且沒有觀察到肺炎,也沒有發現像SARS疫苗研究中出現的接種后有更嚴重疾病的情況。

不過,雖然下呼吸道中的病毒顯著減少了,但沒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