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女兒》:被遺忘的女兒們
一旦有了尋親的愿望,不少人會被養父母和身邊的人怪罪,指責他們白眼狼、不懂感恩。蔡鳳俠的養父是少數通情達理者。蔡鳳俠問他,“你不怕我找到以后不回來了嗎?”父親說,“不會,那不會,只要能找到,你這個心愿就了了?!?br />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由于家庭困難并且家中已有兩個女兒,費麗華被父母拋棄在江陰街頭,后被常熟的父母養大。圖為費麗華與親生父母、家人在江蘇江陰團聚。在征得受訪者同意后,韓萌為這些被遺棄的女兒與親生父母拍攝了特殊的全家福,被遺棄的女兒們均背對鏡頭。
蔡鳳俠真正知道自己身世是在25歲那年。母親患上淋巴癌,在病榻上對她說:鳳俠,你不是我親生的。她從小就隱約有感覺,別人家都有兄弟姊妹幾個,只有她是獨女,和其他小孩一起玩,小孩們對她說,你是“要來的”。她回家問父親,父親生氣,“他們才是要來的!”她不敢再問,怕父母傷心。
安徽碭山盛產梨,蔡鳳俠在金燦燦的果園中長大。1979年,蔡鳳俠的養母不能生育,被婆家瞧不起,養父就去了常熟嬰幼院。那時的棄嬰多是女孩和身有殘疾的男孩,等了一星期,等到了健全的蔡鳳俠,一塊白布包著,“不管男孩女孩,總比沒有孩子強”。
蔡鳳俠常常恨自己是個女兒。在村里,沒有兒子的人家被人看不起,她希望自己是個男孩,鄰里糾紛的時候,可以替父母出頭?!拔胰绻悄泻⒁膊粫粊G掉?!彼龑δ戏街苣┯浾哒f。
同村和蔡鳳俠命運相似的女孩有三四個。村東頭有個女孩小她一歲,1980年經人介紹從常熟領養而來。她通過中間人找到了親生父母,回去后,對方不認她。她發誓再也不去常熟。
蔡鳳俠想好了,找到親生父母后,無論他們什么態度,她的生活不會改變,她還是在碭山。要是喜歡,逢年過節多個去處。她尋親,為的是心里揮之不去的三個疑問:我是哪里人,父母長什么樣,當然最關鍵的是——為什么把我丟掉?
母親去世后,蔡鳳俠和丈夫去了常熟,嬰幼院的檔案顯示她來自江陰。他們在江陰街頭轉悠了一天多,沒有任何線索,也聽不懂當地人說話。此后她多次前往這座城市,走在街上,她會感嘆地面多么干凈。丈夫開玩笑,“找到以后我自己回去,你留下來”?!叭绻谶@個城市沒有被遺棄該多好?!辈跳P俠說,“我的一生在江陰,就沒有那么多尋親的曲折?!?/p>
江陰尋親志愿者協會會長李勇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解放初到1979年以前,遺棄的主要原因是貧困,生養太多,負擔不起,棄嬰中男女比例大約四六開。1979年之后,95%以上的棄嬰是女孩。
《江陰民政志》記載,僅1979年這一年,常熟社會救濟院登記在冊的收容數量是425人。從195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江陰在民政部門登記收容的孩子有九千多個,算上未經正規渠道的私人領養,規??赡苓_到兩萬人。
“人生從哪里開始,她有權利知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