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七縣未摘帽,正在全力‘補齊短板’”
降初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局長,每個月都要去兩三次涼山。由于其本身是藏區干部出身,對彝區、藏區的脫貧問題也更為關注。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2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20年,在脫貧攻堅戰收官年的倒計時里,四川的壓力不小。未能摘帽縣還有7個,都集中在涼山州,而涼山則被稱為“中國貧困的樣本”。目前,全國貧困發生率(指低于貧困線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高于10%的貧困縣共6個,其中4個在涼山州。
降初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局長,每個月都要去兩三次涼山。由于其本身是藏區干部出身,對彝區、藏區的脫貧問題也更為關注。
南方周末記者致電降初時,他正在從涼山調研回來的路上,“今年時間很緊張了,我們正在全力‘補齊短板’?!苯党跽f。
排查發現問題
主要在住房和飲水
南方周末:你這次去涼山看到當地農民生活條件怎么樣?
降初:我省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地區在涼山州。脫貧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分別是昭覺縣和布拖縣。最近,我們經常去的地方也是涼山州,在實地督戰作戰看到,當地貧困群眾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最直觀的就是房子修好了、路通了、讀書看病方便了,貧困群眾吃穿已不成問題,家家都存有糧食,掛有臘肉,人人都有幾身換洗衣服。
目前,僅第一二批中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就向涼山州投入了63.97億元,占涼山州2019年中省財政扶貧資金總量的129.79%,2020年投入涼山州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比去年大幅增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