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作家獲獎了” 勒克萊齊奧在中國
袁筱一把勒克萊齊奧放在與薩特、波伏瓦、加繆、羅蘭·巴特、杜拉斯、薩岡、羅布·格里耶和米蘭·昆德拉同樣重要的位置?!昂瓦@些二十世紀法國作家比,勒克萊齊奧是在中國知名度最低的一位?!?/blockquote>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陳伊瑋
今年1月28日,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全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許鈞在南京火車站等了6個小時火車,因為雪災,最終未能趕去北京參加人民文學出版社給勒克萊齊奧“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的頒獎儀式。在頒獎前,他與勒克萊齊奧通話,向他表示祝賀。在通話中,許鈞還談到勒克萊齊奧遲早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勒克萊齊奧在電話那頭的回答很平靜:“什么都是可能的,但最重要的是要寫作,要寫好。”
10月9日,剛從韓國回到法國,在計劃去加拿大之前,勒克萊齊奧偶然停留巴黎,他意外地接到瑞典皇家學院的電話告知他獲獎,他當時只是驚訝地回答:“謝謝您。”
今年1月28日,中國為勒克萊齊奧頒獎的書是他的小說《烏拉尼亞》,該書的中譯本首發式上,勒克萊齊奧和其他幾位作家一起獲得“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獎”。他本人到場,并發表了感言。“在今天的北京,老舍在《駱駝祥子》和《四世同堂》中描述的北京人的生活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鄉土特色。北京已經成為國際大都會,它的影響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感覺到。”
1983年,勒克萊齊奧《沙漠的女兒》中文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這也是他第一部被引進中國的作品,許鈞正是這本書的翻譯者。多年來,兩人一直保持著聯系。
“早在1982年,我和南京大學的錢林森先生選擇翻譯了他于1980年出版的《沙漠的女兒》一書,我們為翻譯上的問題,通過出版社與他建立了聯系,請他為我們解答翻譯上的難點和疑點。他不僅細心回答了我們的問題,還為中譯本寫了序言。在給我們的信中,他稱中國為‘偉大的國家’,為他的書能在中國出版和傳播表示感謝。在這之后,我們一直保持聯系。1993年四五月間,法國大使陪同作家夫婦來到南京,我們有機會就他的創作和翻譯的問題進行過深入的交談。我還陪同他去南京外國語學校,跟學法語的中學生進行交流。我們還游覽了中山陵和明孝陵。”
三年前,許鈞接到瑞典皇家學院的信函,請他推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沒有國別和語種的限制,他推薦的是勒克萊齊奧。
冬天他穿著涼鞋到北京
勒克萊齊奧三次來中國,1993年是第一次。每一次他都是悄悄地來,只約會私交甚好的朋友。
金龍格是勒克萊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