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傳真 | 馬斯克真的想去火星?
電動機、電池仍可在真空環境下工作,他的汽車工業可直接發展出“月球車、火星車”產品。
(本文首發于2020年5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埃隆·馬斯克,作為當代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領軍人物,其一言一行每每引發產業震動、社會熱議。
埃隆·馬斯克,作為當代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領軍人物,其一言一行每每引發產業震動、社會熱議。
但馬斯克的投資領域確像“東一桿子西一棒槌”:SpaceX的CEO兼CTO、Tesla(特斯拉)CEO、SolarCity(太陽城)董事會主席,還投資Starlink(星鏈)、The Boring Company、腦/機接口。
一會兒造火箭,一會兒造電動汽車,一會兒搞太陽能,一會兒挖隧道……這些不同領域的事業,表面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令很多人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甚至連許多理工科專業人士、制造業業內人士、投資與經營管理專家都難以理解:其行為違反了很多市場與投資準則(譬如:定位原則、聚焦原則、關聯論等),甚至以現有科技視角看太過于顛覆性、科幻性。
以至于從社會到業內,很多人傳聞馬斯克是“瘋子、騙子”,搞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陳玲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