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道真扶貧模式下的群像命運

因為2015年5月13日的約定,牽手至今,道真已成了茅臺心底最柔軟的一塊。從2015年開始至今有八百多次五千余茅臺人來到道真,投身脫貧之戰。這個優質烈酒品牌與山地貧困縣之間深度互動的樣本里,所呈現的相濡以沫,是企業參與內陸山區脫貧攻堅少有的案例。除了同在大婁山中,鄉音親近的血脈觸動之外,或許還在于備受時代裨益的茅臺深知,城市不能離開鄉村獨自繁盛,茅臺的企業命運更決定于長周期的消費升級,反哺鄉梓,既是對話自己的過去,也是供奉未至的時光。

茅臺集團對道真縣公路等基礎建設,助力偏遠山區的農業產業發展。圖為河口鎮蔣家壩村民種辣椒,成為他們增收的一個重要渠道。

第一樂章:念親恩

周啟康是個有趣的人。在道真縣玉溪鎮池村那些之字形往復的山路上,把蘇芮的《奉獻》換成自己演唱的版本,山谷里的音效極有舞臺感,“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或許在這個茅臺集團駐村干部的心底,也曾有過歌星的夢。

山路的另一頭并不是舞臺,而是貧困戶陳玉的家。周啟康時常給這位有白內障的老太太買藥,快過年時候和妻子登門,陳老太太拎出一大堆年貨一定要讓周啟康帶回家,周啟康一番推讓,老太太竟然生氣了。

這是對自家孩子才有的獨特表達。

滕憲靈是北方人,到文家壩駐村幫扶,要解決的第一個困難是聽懂本地話。不會開車的滕憲靈背上面包和水,邊爬山,邊尋訪村民,很快大家都知道,從茅臺來了個說普通話的駐村書記。修路、建水窖……說普通話的滕書記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歡。

和周啟康同年派到道真駐村的胡備,分在河西村。舊城鎮副鎮長韓小波對于第一次見到胡備印象深刻?!澳菚r在村委會,看到個人拎著鐵鏟調著水泥砂漿,在壘村委會國旗桿下的石臺,看樣子以為是本村干部,聽口音又不像,后來才知道他是茅臺集團的人?!?/p>

村民們輕易就能看懂人心,于是從茅臺遠道而來的人們,輕而易舉就獲知了一個又一個向來只是口傳心授的秘密。周啟康在池村最為驚魂的時刻,是與劇毒的蝮蛇相差一米。剛來的時候,村民們就細心告訴他所有隱藏危險的地點,正是這份提醒,讓周啟康避開了危險。

陳玉隔壁的馮道志家,10來歲的小姑娘馮霞打游戲打得正忘我,周啟康進門拿出一盒口香糖遞給小馮霞,小姑娘頓時眉開眼笑。池村在山頂,學校在山腳,一次大雨傾盆,是周啟康開車把馮霞接回了家。而馮道志家里最大的難處,其實是侄兒與他們同住。侄兒馮志自幼父母雙失,慢慢長大,又成了家,七十多個平方的房子捉襟見肘。周啟康幫助申請了補助,建了間五十多平方的房子,孤兒馮志從此有了自己的家。

道真的日子平凡如塵埃,唯獨凝視者能見命運的激烈。2018年早春,楊柳壩組貧困戶黃茂林在家第一次看到胡備?!皠傞_始聽不懂他說的話,還以為是問路的”。這年黃茂林患上腎衰竭,住了7天院就自己回了家,因為沒有錢。胡備急了,連著好幾天上門勸說:“黃叔叔去看病,你是精準脫貧戶,看病可以報銷?!焙髞睃S茂林前后做了5次手術,大部分都報銷了。再見胡備,黃茂林就認定了他是“救命恩人”。

而74歲的余中福生活了大半輩子,沒想過因為胡備,終于在家里修了廁所。

一開始,老余對修廁所是拒絕的?!拔依隙祭狭?,也不愛在屋頭,修廁所做哪樣啊?!焙鷤洳粩嘟o老余做工作,說,“老余,你修起,兒女們回家來都沒有廁所,他們以后就不想回來?!弊詈?,余中福終于下定決心修了一個廁所。

“你別看廁所,對于農村是大事,這樣農村和城市才沒有大的區別”,胡備說,目前80%-90%的河西村民都有了廁所,以前則是直接進豬圈上廁所,首先要把門口的狗牽開,進去還得把豬趕開,并要注意豬圈底有水會濺到身上。

河口鎮竹林塘村貧困戶脫貧露出笑容

第二樂章:上大學

道真是尹珍故里,文脈深厚。要真正改變山區面貌,終究要依靠教育。截至2019年,茅臺已經捐助道真貧困學子1900余人,意味著1900多個家庭有了更多期許。

道真縣平模社區的馮村對茅臺并不陌生?!皬挠浭缕?,爸爸媽媽就在仁懷一帶的工地上,干建筑裝修的活?!?/p>

有人問馮村,你爸媽去哪了?馮村總回答說仁懷。這時問話人總自問自答一句:就是茅臺那里啊。久而久之,茅臺就變成既陌生又熟悉、既遙遠又很近的地方。

2019年,馮村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同時也獲得了“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助學金,如愿邁進校門。對他來說,茅臺是對出門務工的父母的想念,也是打開全新命運之門的人。

也是在2019年7月,道真縣大磏鎮的高三學子盛建強收到了北京郵電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可是學費、路費、生活費,每樣都比高考題還難。

“我爸在縣城周邊的磚廠打工,雖然是很費力的活兒,但一個月收入也就三四千塊錢?!笔⒔◤娬f,為了他和姐姐讀書,沒有任何特長的爸爸放棄熟悉的農村耕作,帶著一家人來到縣城。

也是“中國茅臺國之棟梁”助學金照亮了盛建強的求學之路。5000塊錢,略等于他父親在磚廠接近兩個月的收入?!案兄x茅臺的雪中送炭,我會記住這份恩情?!笔⒔◤娬f。

茅臺駐村干部走訪貧困戶

第三樂章:喝茅臺   

比扶產業更難的是扶人心。竹林塘村冷家灣組的姚正遠,小學時是數一數二的學霸,前幾年卻墮落成了浪蕩子。打工時落下一身傷,生活困難,又逢婚變,整日借酒澆愁,后來房子也垮了,只好借住在別人的廢棄屋舍下。

茅臺集團派駐道真的吳華,為姚正遠爭取到了修繕屋舍的資金,又為他的女兒申請了助學金,女兒成了家里的大學生,姚正遠也當上了組長,日子重回正軌。

有很多人像姚正遠一樣,被生活壓彎了腰,需要有人還之以信念。三橋鎮的程澤明因為婚姻的變故,消沉了好幾年,還有老小需要照顧。2018年,對面的田壩上突然熱鬧起來,每天有大量推土機在忙碌施工,原來是茅臺集團要修一個食用菌基地。建好后,程澤明好奇前去參觀,看著里面長勢喜人的香菇,動心了。

又考察又學習,程澤明申請租種了兩個大棚。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2019年4月,第一茬香菇茂密地生長出來,不料5月連續兩場暴雨,看著狼藉的大棚,程澤明心急如焚,幸好有救災補貼資金,雖然沒賺錢,但也沒虧本。

2020年一開年,程澤明擴大規模,承包了4個大棚。按照現在的保底收購價格,每個大棚純收入四萬,算下來能有16萬的收入。盡管還只是預算中的收入,但程澤明已經開始謀劃將來,想帶著孩子和父母出門旅游,同時,也該告別那段失敗的婚姻了。

程澤明的變化,讓他在城里工作的侄女婿刮目相看。過年團聚時候,侄女婿破天荒地拿出一瓶茅臺酒。這輩子從來沒喝過茅臺的程澤明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覺得味道極好。

道真自治縣三橋鎮總投資4000多萬元的食用菌大棚,茅臺集團就投入了1290萬元,每年能解決300多戶農村增收問題,其中包含了210多戶建檔立卡戶

第四樂章:走新路

剛剛開始學著擁抱世界的道真,需要新的方法論,而茅臺帶來了嚴肅的工匠精神,在特色農產品的生產中注入質量管理體系,讓青山綠水變成了最美的生產車間。

辣椒是河西村傳統產業,胡備看到農戶辣椒育苗的方式五花八門,聯系茅臺制曲四車間黨支部,爭取了幫扶資金3萬元,建成5個專門用于產業育苗的大棚,種辣椒變成了技術活。

玉溪鎮巴渝村田壩組的農戶龍昌禮今年65歲,做了一輩子農活,對高粱并不陌生,向來認定高粱是“懶人莊稼”,房前屋后隨意撒點種子,以后再不用施肥管理,幾個月就能收了。村里通知說,茅臺集團來發展高粱種植,還免費提供種子和有機肥,收割的時候保底收3塊錢一斤。龍昌禮沒怎么上心,要了一斤種子,種在屋前的自留地里,并沒有特意去看管照料,高粱長得并不好。秋天時龍昌禮只收了160多斤高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拉到收購點,果然是按照當初承諾的價格3元/斤來收購,算下來能拿到500塊錢。相比起來,用心的農戶收入好得多。2020年龍昌禮早早把自家的三畝地平整出來,犁地、覆膜、育苗、栽種,認認真真,等待更好的收獲。

每在脫貧道路上前進一步,道真的自信就增加一分。曾經在文家壩村當過20年村主任的梁正常,兒媳婦是四川眉山的城里人,婚后,兒子和兒媳雙雙出去打工,添了小孫子,也一直住在四川的外公外婆家。

其實,文家壩村山色秀美,還有仙女洞這樣的天然風景。在老梁的回憶中,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暑假時總有一批又一批的老師學生,來這里探洞旅游,也有外地慕名而來的游客??纱謇锊]有人打旅游這門生意的主意?!耙皇钱敃r沒這么好的政策,二是大家也沒這方面的意識?!崩狭赫f。

直到茅臺進駐,對基礎設施以及村容村貌進行全新改造后,文家壩從里到外發生了巨大變化,猶如花園小鎮,有景觀路,有休閑文化廣場,民居變成一家家裝整齊備的農家樂。親家上門,贊不絕口,老梁也開始想,可以時常把小孫子帶回身邊來住了。

茅臺帶給道真的變化清晰可見,而每個茅臺扶貧隊員內心都知道,相比于他們對村莊的改變,村莊對他們的改變同樣明顯,比如胡備,學會了騎摩托車,更練就了解決復雜問題的本領,成為“田秀才”;滕憲靈發現,他的駐村生活和電視劇《索瑪花開》一模一樣,只是沒有愛情橋段;而周啟康的收獲是,在山谷里唱歌,效果比練歌房更好。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黏性所在,巧妙地將擁有盛名的烈酒品牌和一個貧困山區的命運連接,相看兩不厭,對酒話桑麻。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