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育女 | 我吃了“公民同招”的螃蟹
于我而言,中簽進民辦,真的算不上是驚喜,因為選擇總是得失交換,往往有些好處看得見,有些代價卻看不到。既然命運有此安排,不妨順著這條路積極走下去。
責任編輯:溫翠玲
5月18日,一小學的學生們正在上課。
近日,上?!肮裢小苯Y果出爐,作為幼升小的家長,我“有幸”參與其中,通過搖號,孩子被一所民辦小學錄取,心中感慨萬千。
2020年3月,上海市教委公布招生入學實施意見,“公民同招”全面拉開大幕。這次上海做得算是比較徹底的:沒有公辦保底,沒有提前面試,沒有私下約定的招生,一切上網、搖號錄取、全程公開。搖號當天下午我就收到“已被電腦隨機錄取”的信息,隨后在下班的路上接到學校打來的電話,通知第二天去學校驗證。第二天上午,我去到學校教導處,5分鐘交了當初報名的驗證表。至此,錄取基本結束,整個過程環環相扣,緊湊得不可思議。這可能就是“上海速度”吧,如此的無縫對接,你甚至想不到要去質疑什么,因為根本沒有做手腳的時間和空間。
入讀民辦塵埃落定后,不少朋友發來“賀電”。其實,我壓根兒說不清中簽的好與不好。只是因為民辦名額稀缺,好似撞大運,大家想當然覺得中簽是好事。其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