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精準扶貧到社會共治:千億奧園的社會責任之路
“廣州漢溪村一位88歲的簡阿婆為了照顧殘疾弟弟,終身未嫁”,十年前一篇報道,引起了一路之隔的廣州番禺區南國奧園樓盤開發商的關注。此后,中國奧園集團領導時常安排員工去看望這位阿婆。
中國奧園很早便意識到,慈善公益不僅是國家的事,也是企業的責任。只有將企業的發展,與國家需要、人民需要結合起來,企業才會有更加廣闊、長遠的發展。多年來,中國奧園持續通過慈善機構捐款捐物,同時也不斷反思:如果精準幫扶,效果會不會更好?為此,中國奧園推出“雙十雙百”工程——每年精準對口幫扶十個貧困村、十所貧困學校、一百戶困難家庭、一百名貧困學生。
這是中國奧園探索“精準扶貧”的開端。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人們新生活和新奮斗的起點。5月27日,中國奧園集團面向社會公眾發布首份獨立成冊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講述其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成為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綜合服務商”的企業愿景。
精準扶貧 脫貧致富有新招
扶貧不是簡單的給予,發展才是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
2014年,政府帶領包括中國奧園在內的二十余家企業前往考察位于廣東省東北部的五華縣。這個國家級貧困縣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省級貧困村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最終,只有中國奧園決定在該縣落戶并投資建設縣域商業綜合體五華奧園廣場,從奠基到開業僅用了1年10個月時間。許多品牌經由該商業綜合體首次進入五華。開業當日盛況空前,小小縣城的客流突破10萬,單超市一天營業額突破了150萬元。五華奧園廣場建成開業后,改善了當地的投資環境,帶動近千家中小企業創業經商,創造了稅收和創業就業平臺,大力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五華奧園廣場
中國奧園集團逐漸探索出一條縣域綜合體發展戰略,先后在貴州威寧,廣東蕉嶺、大埔,江西寧都,廣西浦北等 30 多個人口大縣、貧困縣,投資打造奧園廣場縣域商業綜合體,通過奧園縣域綜合體、“公司+農戶+商場+電商”、產城融合等舉措,大力推行“奧園精準扶貧模式”,強化扶貧產業支撐,助推貧困區域經濟發展。
同時,在貧困地區建立種植基地,通過“奧買家”跨境電商平臺建立“中國館”,讓縣域農產品走向世界,帶動當地農民共同致富。
城市更新 三舊改造獲共贏
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事關城市長遠發展和百姓福祉。企業公民作為經濟社會的一份子,既要投身鄉村建設,也要參與城市更新。
作為珠海歷史最悠久的城中村之一,翠微村歷經700多年的風風雨雨,逐漸變成珠海市中心規模最大的“殘破老舊”城中村之一,不得不拆。
翠微村改造前
翠微村改造后
與多數城中村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不同,中國奧園提出將保留約2萬平方米的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方案,采用“整體拆建+局部保護”的改造模式,將歷史文化及建筑保護與旅游開發、商業運營相結合,實現了村民、政府、企業三方共贏。
中國奧園在珠海擁有10余個城市更新項目,是參與珠海城市更新的幾個主要企業之一,聯安村、關閘村、高沙村、水翁坑村等多個項目都在積極推進。目前,中國奧園擁有逾30個城市更新項目,還有40多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已實現舊城、舊村、舊廠“三舊”改造全覆蓋。同時,中國奧園將教育、醫療、養老、體育、商業等復合產業融入舊改項目,成功打造出一批城市更新項目樣本,獲評“2020年中國房地產城市更新十強”。
全力抗疫社會共治更深入
5月27日,中國奧園面向社會公眾發布首份獨立成冊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全面總結了中國奧園履行社會責任的意愿、行動和成果。發布會現場,中國奧園還攜手高校學者、媒體人士、知名企業代表及社會公益組織,以“疫情如何重塑企業社會責任生態”為主題開展深度研討。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尹玨林認為,作為經濟鏈條中的重要環節,企業在應對突發性公關衛生事件時如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協調好員工、供應鏈、融資方和投資方、顧客、政府等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在應對經濟沖擊風險的同時謀求可持續戰略布局,關系著國家整體經濟的恢復發展和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
新冠疫情發生以后,中國奧園緊急采購醫療物資捐贈到武漢等抗疫一線,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用無言的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向社會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與會嘉賓指出,對比2003年的“SARS”疫情,中國奧園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現更加理性和專業,將踐行責任與自身資源和專長結合更緊密,為防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貢獻了企業力量。
“參與抗疫行動,只是中國奧園承擔眾多社會責任工作中的一項。用企業專長實現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共贏,是中國奧園一貫的責任理念”,中國奧園集團品牌負責人戴遠程表示。
持續發展 社會責任再升級
隨著人們對居住的期待從“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住佳宅”轉變,房企也在不斷尋求創新與變革,以自身強大的資源鏈與社會需求結合,解決多重社會問題。
中國奧園按照“精致生活源于細節,客戶需求不斷揣度”的產品理念,提出新時代產品主張“構筑健康生活,營造智慧社區”和A+產品力體系。
為了更好地傳達產品設計理念,中國奧園集團品牌館于2019年7月開館,城市更新展廳于2019年11月起試運營,截至2019年末,已接待外部來訪269次,接待參觀總人數2,929人,整體反饋接待滿意度100%。
中國奧園集團每年支出約2億元研發費用,驅動科技創新。通過精細化管理、新工藝應用等,中國奧園工程質量及安全水平持續提高,先后獲3項省級優質結構獎、1項市級優質結構工程獎。
創造利潤是企業最基礎的社會責任。2019年,中國奧園的各項業績指標取得穩健增長。集團銷售收入達到1330.6億元,超額完成全年目標,穩居千億規模企業之列,其中地產主業板塊實現合同銷售1180.6億元,同比增長約29%;實現營業額約505.3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核心凈利潤約51.2億元,同比增長67%。
中國奧園總部實景
為了把控社會責任的履行效果,中國奧園成立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以監測集團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表現??沙掷m發展工作小組由集團高級管理層領導,并由相關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擔任工作小組成員,小組成員協助集團于可持續發展方針中加入企業社會責任相關要素。
中國奧園走過的千億業績之路,也是對社會責任的實踐升級之路。通過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中國奧園在創新產品的同時,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以企業之力與城市共同成長,持續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