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之戰
”在雷永軍看來,誰把三鹿收購了,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三鹿死得更快,人員流散,只剩下廠房和設備。二是重組方企業死得更快。
責任編輯:吳傳震
三鹿轟然倒塌后,其旗下的優質資產吸引了眾多買家,在三鹿命運未卜之際,地方政府正考慮另一種可能的處理方式:放棄舊品牌,改換新名稱,重啟生產。
爭食三鹿
10月16日,三鹿集團原董事長、總經理田文華因三鹿毒奶粉事件已被刑拘了一個月。
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她領導的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00多個地市設立了經理部,在每個縣城都建立了直銷點,進入一、二類超市數量達4萬多個的國內奶粉業龍頭企業三鹿,成為了眾多小弟們爭奪的對象。
截止到16日,有6家規模均不如三鹿的國內乳品企業表示有意并購三鹿。它們是三元、完達山、新希望、飛鶴、娃哈哈和圣元。
它們有的是政府授意,研究并購的可能性,如三元;有的只表示正在與三鹿接洽,如完達山;有的則表示非常關注三鹿善后,如新希望。還有的是被指“低調運作”,如飛鶴、圣元和娃哈哈;其中,境外媒體報道娃哈哈和完達山將聯合并購三鹿。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了上述6家企業,除了三元明確表示正在研究并購可能性,以及完達山和新希望承認了自己的“濃厚興趣”外,飛鶴、娃哈哈和圣元均口風嚴密,不愿意透露任何信息。
一個企業最有價值的是品牌,三鹿的品牌價值已大打折扣。面對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一塊雞肋,眾多企業為何依然趨之若鶩?
答案是三鹿的奶源和其它優質資產。
目前,三鹿的奶源基地主要分布在石家莊和唐山地區,毒奶粉事件后,很多奶源基地已經被省內小洋人和省外蒙牛、伊利和光明等企業瓜分。
以河北遷安為例,該地奶源相對充足,有當地的政策扶持,人工成本低,離北京只有440公里左右,三元等臨近乳企垂涎已久。三元就曾在該地與三鹿爭奪奶源。毒奶粉事件后,眾多企業打著為高層分憂,解決“奶農倒奶”難題的旗號,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