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權、還賬:三中全會定調農村新政
“又看了一下全會公報,中央在土地問題上還是慎重的。之前某些人試圖通過大量的私有化發言來制造輿論,是不成功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余力
■ 備受關注的土地制度改革并沒有涉及產權改革或是變通的產權改革,而是要從制度上打破政府的征地壟斷權
■ 政府將終結過去財政支農收入占整個財政收入比例不斷縮小、農村儲蓄資金倒流城市的模式,從制度上確保財政資金、金融資金向農村傾斜,以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新土改”:意外的落差
部分專家學者和媒體對地權改革的預期與實際結果有這么大的落差,實屬意料之外當第一次看到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的時候,一位堅決反對土地私有化的“三農”學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又看了一遍。
是的,會前乃至開會期間仍被媒體熱議的“新土改”并未在公報中出現。甚至,公報中只有一處提及土地政策,還是強調“穩定”,其表述是“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徐小青,也是決議起草人之一,在會議結束后表示,三中全會之后的全國土地政策將大致維持現有格局。他還指出,之前外界輿論對土地政策方面的突破“過于關注”。
確實,此前對土地產權改革或變通的土地產權改革就要破殼而出的輿論是如此密集,以至于一些反對人士甚至認為連表示反對也沒用了。用京城一位著名的“三農”學者的話說,“木已成舟”。
“這真是一個大大的落差。”上述學者說。
他隨即給朋友們發了封郵件,“又看了一下全會公報,中央在土地問題上還是慎重的。之前某些人試圖通過大量的私有化發言來制造輿論,是不成功的。”
事實上,胡錦濤總書記9月30日視察小崗村時的一番講話,早已經為三中全會土地制度定了基調。
當時他說,以家庭承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