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費照交 才能行使話語權
業主可以很生氣,但不能很賭氣,若以拒交物業費的代價“賭”失作為博弈一方的氣度和道義,不僅不劃算,也會自我挖坑
(本文首發于2020年6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說實話,被物業公司的表現氣壞之后,我嘴上也說過“不交”,但身體很誠實,每隔半年總要默默來到物業公司柜臺,打開支付寶付款碼請君笑納。
小區越來越成為出新聞的地方,我住的小區、我朋友的小區也不例外。不久前,小區內一棟高樓失火,救援的時候,發現消防栓居然無水。就小區幾年來多次發生“無厘頭”事件,不少業主在小區微信報修群里表達過強烈不滿,表示要拒交物業費。
但這顯然是一個充滿撕裂感的話題。這幾年,很多事的落腳點都能放在“拒交物業費”上。而有“拒交派”,就有認為拒交可恥的“必交派”。他們經常冷嘲熱諷拒交物業費者的素質。但誰也說服不了誰。
放寬視角,這也是眾多國內小區常有的兩派人馬。平心而論,兩派都有看上去很容易理解的“痛點”。
在我住的小區,“拒交派”認為,這些年,小區環境出現“逆轉”,和物業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