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華靈的秘密書架|我的精神閱讀史
我閱讀是因為我想知道我的人生應該走向何方,這個世界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一個美好的社會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的心中始終裝著一堆問題去閱讀那些艱澀難懂的人文社科著作。
責任編輯:劉小磊
馬華靈,現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
二十年前的浙江臨海北固山下,我在朱自清曾經任教的臺州中學校園里念書。那時,我癡迷著數理化,不知文科為何物。在整個校園熄燈后的黑暗中,我甚至曾經一個人在被窩里偷偷地打開手電筒,在微弱的燈光下演算數理化,那種邏輯推理一環扣著一環的美感一度讓我如癡如醉。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去念枯燥乏味的文科。如果不出意外,我將度過不折不扣的理工男的一生,這一切仿佛都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偶然的家庭變故卻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苦苦思索人生的答案而不得,于是,我陷入了深度的精神危機。我不知道我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也不知道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就在我的人生迷失方向的時刻,我的同桌好友領引我進入了我從前完全陌生的知識世界。在那個小城書店中,一排排中學輔導書的旁邊竟然突兀地矗立著一排鮮有人問津的人文社科書籍。在往日的我看來,這是一群不正常的人寫作的不正常的書。打開書本,每個字都認得,但是連在一起,卻一句話都看不懂。我無法理解,為什么有人要把每個讀書人都讀得懂的中文字寫成一本本連鬼神都讀不懂的天書?而他卻在那時引導我把猶豫的目光從各種教輔轉移到了這些天書上,從此開啟了我別樣的閱讀人生。
那個階段最讓我愛不釋手的是摩羅的《恥辱者手記》。如今想來,我并不覺得這本書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學術貢獻,也說不上有什么讓我記憶猶新的思想洞見。我甚至已經記不清這本書現在到底在我的書堆里的哪個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