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疫苗為何一波三折?(上)

正當人們的心情隨著新冠疫苗的進展與挫折而跌宕起伏時,不妨看看另一種更加烈性的傳染病埃博拉疫苗的歷史。傳染病無國界,但傳染病疫苗的研發卻因暴發時間、影響范圍和死亡人數而天差地別。

責任編輯:朱力遠

在剛果(金)戈馬,工作人員測量一名年輕人的體溫。 (新華社/法新/圖)

埃博拉又來了?

2020年6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譚德塞在日內瓦舉行的在線記者會上表示,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于當日宣布,在西北部的赤道省姆班達卡市附近出現新的埃博拉病毒疫情。該國衛生部提供的初步信息是,截至當日發現了6例埃博拉病例,其中4人已經死亡。

譚德塞表示,這提醒人們,2019冠狀病毒病并不是唯一的健康威脅,盡管人們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上,但世衛組織仍在繼續監測和應對許多其他的健康緊急情況。

傳染病的出現和消失從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

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埃博拉疫情大暴發始于2013年底,這也是自1976年該病毒首次發現后暴發的最大規模且最復雜的疫情。疫情首先在幾內亞一個小村莊發生,一名18月大的男童突發怪病,發燒、黑便和嘔吐2天后便死亡。但直到2014年3月,才被確認為埃博拉,隨后疫情通過陸路邊界傳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罕見但往往可能致命的烈性傳染病病毒,病毒潛伏期長達21天,通過野生動物傳染到人,并在人際蔓延,平均致死率約為50%。

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癥狀復雜,包括發高燒,伴有乏力、頭痛、肌痛、咽痛等,并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皮疹等,發病第3天后會出現持續高燒,中毒癥狀,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甚至會出現意識障礙、休克及多臟器衰竭。

自發現以來的四十多年間,埃博拉始終是全球的健康挑戰,僅2013-2016年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就導致了11300多人死亡。和新冠病毒一樣,由于沒有特效藥物,接種疫苗才是保護所有人的唯一途徑。

疫情催生疫苗

埃博拉疫苗的誕生看上去是一個傳染病大暴發時期各界聯合協作的完美案例。

被廣為傳頌的故事是:2014年,埃博拉疫情再次在西非暴發,全球頂尖科學家再次開始討論這一烈性傳染病的應對方法,其中一位便是加拿大科學家蓋瑞·庫賓格(GaryKobinger)。他和團隊潛心研究的埃博拉疫苗成果贏得了加拿大衛生部門和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的認可,并被多家機構聯合開展臨床試驗。

疫情讓臨床試驗超乎尋常地順利:

2014年至2016年,西非三國埃博拉疫情末期,該疫苗開始在幾內亞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結果證明免疫效果顯著,只接種一劑疫苗的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