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垮北川自殺官員的最后稻草

在媒體眼里是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在領導眼里是災后重建工作的骨干,在群眾眼里,是國家干部。而事實上,他們同樣是在這場大地震中與別人并無分別的災民。

責任編輯:傅劍鋒 曹筠武 實習生 范傳貴

選擇死亡的董玉飛是震后北川基層干部的一個縮影——在媒體眼里是抗震救災中的英雄,在領導眼里是災后重建工作的骨干,在群眾眼里,是國家干部。而事實上,他們同樣是在這場大地震中與別人并無分別的災民。

失去兒子的傷心,左支右絀的生活,夫妻聚少離多,父母無暇照顧,除了沉重的工作壓力,這些都構成董玉飛自殺的原因。而這些傷痛,與干部身份無關,實為震區普通災民正在承受之傷痛。

在大地震的陰影下,董玉飛之死,不僅是一個北川干部之死,更是一個震區災民之死。

盡管之前沒有發現任何征兆,但董玉飛之死顯然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10月3日,他以一種被警方認為極為“專業”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并非上吊身亡,而是借助一張不到一米高的床和一根棉繩,將自己勒死。這個身高一米八的壯漢如何做到這點,至今讓不少朋友深感困惑。惟一能肯定的是,“他當時是下了決心的”。

死前,董玉飛身兼三職:縣農辦主任、救災辦主任和后來成立的農房建設辦主任。

10月3日,因前列腺炎到綿陽住院治療后,董玉飛返回安昌鎮北川縣政府臨時駐地。董玉飛先去了設在綜合辦公樓的農辦辦公室。當時只有下屬曾國和在,曾正在打電話,董玉飛笑著向他招了下手,隨即離開。

之后董玉飛又到了設在另一座樓上的農房辦,和那里的值班人員見面,并從桌子上拿了一份災后農房建設情況的報表離開。

下午三點左右,曾國和接到董玉飛之妻李照電話,說找不到董玉飛,曾國和隨即趕到農辦租住的那所二層樓房。李照正在打董玉飛的電話,鈴聲卻從房間里傳出來。

二人都沒有鑰匙,李照從房東家找了個梯子,從窗戶里鉆進董玉飛的宿舍。

在下面扶著梯子的曾國和,隨即聽到李照的哭聲。

董玉飛為何選擇死亡?此前官方解釋與媒體報道,均將注意力投向董玉飛的干部身份,而南方周末記者發現,除了沉重的工作壓力,被地震撕碎的家庭和左支右絀的生活,更是董玉飛無法承受之重。

在大地震的陰影下,董玉飛之死,不僅是一個北川干部之死,更是一個震區災民之死。

被忽略的“特殊災民”
“在災民眼里我們是干部,在領導眼里我們是干活的,誰都沒把我們當災民看”;“生活對我而言已經失去了樂趣,活著只是因為身上的責任”。

“5·12”地震發生瞬間,董玉飛和絕大多數北川縣城居民一樣,變得一無所有。不過,由于是農辦主任,對于董玉飛遺書中提到的“生活壓力”,多被外界解讀為系指兒子遇難一事。在外界看來,身為農房辦主任的董玉飛,在基本生活上不會有問題。

不過在一位同事看來,情況并非如此,董玉飛和普通干部一樣,震后一直艱難生活。

地震時,北川農業局副局長趙其洲恰在杭州出差。他于16日返回,因熟悉關內地形,北川抗震指揮部派他和董玉飛為前來支援的部隊帶路。這是他震后第一次與董玉飛見面。據他回憶,當時看到董玉飛時嚇了一跳,因為人“變形了”。

和部隊一起吃飯時,董玉飛端起碗,忽然間流下了淚。“他跟我說,這是地震后吃的第一口熱飯,喝的第一口熱水。”趙說。

地震之后,北川農業局的臨時駐地和抗震指揮部一起在任家坪。當時各單位自謀生路,農業局從農民那找了一口大鍋,一位個體戶捐了許多洋蔥,于是天天吃洋蔥煮方便面,“后來撒的尿都帶洋蔥味。”趙其洲說。

曾國和地震中被埋了四小時,爬出來后送到綿陽,結果醫院不收,因為他的傷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