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肆意上網,瀕危植物盜采下山
在快手、抖音、閑魚、淘寶、京東等網站或App搜索“下山”,會出現大量公開售賣野生植物的商家,伴隨著“野生”“純天然”等噱頭,鏡頭對準的是蕙蘭、石斛、重樓、毛慈姑——普通人并不熟悉但都很“暢銷”的植物。
“我們有個不好的傳統觀念是,不管是吃、用藥還是拿來賣,都覺得山里采的比人工種植的好?!?br />
我國有“野生動物”保護法,但并無“野生生物”或“野生植物”保護法。相關的法律依據不足,導致這方面的執法缺失、一些瀕危植物的監管幾乎處于空白狀態。
(本文首發于2020年6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大貨大貨!老鐵們啊,這個東西可以!”
視頻中,一位男子扒開周圍層層的腐質土壤,一株低矮的蘭草露出了白色的根部。這是采挖野生植物圈子里的行話?!按筘洝?,代表植株比較珍稀或品相不錯,與之對應的還有“下山蘭”“下山草”“下山樁”——均意為山上采挖而來。
在快手、抖音、閑魚、淘寶、京東等網站或App搜索“下山”,會出現大量公開售賣野生植物的商家,伴隨著“野生”“純天然”等噱頭,鏡頭對準的是蕙蘭、石斛、重樓、毛慈姑——普通人并不熟悉但都很“暢銷”的植物。
京東網搜索“下山蘭”顯示的賣家。
這些植物中,不少是瀕危的草本植物。
有執法者坦言,日常執法中,幾乎不會關注到低矮的草本植物。相較于高大的樹木,進入司法程序有關草本植物的案件少之又少。南方周末根據裁判文書網梳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期間涉及保護植物的151起案件發現,涉案的保護植物均為樹木,沒有一起是草本植物。
我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植物三萬余種,其中至少有四千余種瀕危。但1999年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里,僅有1600余種植物,21年未修訂的名錄加上相關法律不健全,讓這些瀕危植物的保護猶如“空手接白刃”。
相比起可愛的野生動物,安靜的植物難以讓人產生共情,甚至沒辦法喚起人們的“圣母心”。哪怕被稱為“植物界熊貓”的草本植物,也還沒有人能說清它們在中國的現存狀況和具體數據。這些小小植物的難題,正是中國瀕危野生植物的縮影。
幾乎每天都會“上新”
2020年4月,江蘇寶華山上的獨花蘭疑似遭到盜采。這種只有一支筆高的小蘭花由一片橢圓形的葉子和紫色的花朵構成,因每株僅生一花一葉,得名“獨花”。獨花蘭生長在江蘇、四川、湖南等地,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
開始,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方對媒體稱,從現場被毀的痕跡來看,是“野豬所為”,而在此前,“未在寶華山發現過獨花蘭”。
這讓周佳俊覺得“不可思議”,他是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野生動植物與濕地資源監測保護工程師,“全世界最早發現獨花蘭的地方,就是現在的寶華山?!贝饲霸煸L寶華山時,他曾發現當地人從森林公園內挖采藥材,據此認為,此次獨花蘭被盜采的可能性更大。
沒見過獨花蘭等蘭花?沒關系,在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搜索“下山蘭”等關鍵詞,可360°“觀賞”這些小小的植物。采挖者們多為當地村民,通過直播以及短視頻,將觀眾導流到個人的微信號交易,也有人直接將“成果”掛在淘寶、閑魚等電商平臺。
抖音 App 中關于“下山蘭”的視頻。
在四川廣元,從2019年4月開始,一位村民就多次在快手上發布采挖獨花蘭的視頻。南方周末以買家身份向其咨詢,他稱所有植物均系野外挖采,其中獨花蘭售價為40元一株,蕙蘭售價為47元3苗,整個交易僅需通過微信。
這位村民的視頻中,除了獨花蘭、扇脈杓蘭、蕙蘭、重樓等野生瀕危植物,還有杜鵑、木香、八角樹等較為常見植物。他的快手賬號和朋友圈內,幾乎每天都會“上新”。問價購買的人中,有一些蘭花愛好者,也有同行販子購買“下山蘭”后,栽種、培育成型后售出。
快手平臺。
購買者多為了種植觀賞。因品種、樣貌差異,“下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