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防拐,更要教家長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多年幫助失蹤兒童和他們的家長尋親的經歷,讓張寶艷對婦女兒童問題的認識深入到心理健康、家庭關系、新興技術和社會治理等各個層面,而她所有相關的工作和思考始終圍繞親情展開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張寶艷在通化市幼兒園做防拐宣傳

連續兩年,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艷的提案建議都出現在微博熱搜中,被廣泛討論。2019年,張寶艷建議拐賣婦女兒童罪的起刑點調至十年以上;2020年,張寶艷建議對人販子終身追責,建議收買被拐婦女兒童新發案件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目標之中,這是一個希望清除人口買賣盲區、從源頭打擊買家的建議。

2007年,張寶艷和丈夫創立了公益網站“寶貝回家”,這個網站目前有三個板塊:“家尋寶貝”、“寶貝尋家”和“流浪乞討”,服務于尋子的父母、尋親的孩子,以及發布可能被控制的乞討兒童信息。在與公安部門的打拐數據庫合作之外,“寶貝回家”的志愿者多用最為質樸的方式幫助尋親的人們:搜集所有可能的信息,然后用人工比對的方式在“家尋寶貝”和“寶貝尋家”中碰撞出可能性。截至目前,“寶貝回家”已幫助6277人找到家,其中走失被拐3340例。張寶艷坦言,這些被找到的孩子中,能回到親生父母身邊的寥寥無幾。

在“寶貝回家”,找到親人的最有力因素在于兩方親人都向外界提供了尋人信息?!皢蜗驅ふ叶际呛芾щy的,”張寶艷說。故而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如果彼此被迫分離,都要站出來尋找對方。

以下是《南方人物周刊》對張寶艷的采訪,談及近年的尋親打拐工作,以及對保障離異家庭孩子的親情權的思考。

地方政府的擔當,有助于從源頭打擊人口販賣

人物周刊:在今年全國兩會中,你建議將收買被拐婦女兒童新發案件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目標之中,并與干部提拔任用、公務員績效工資等指標掛鉤。如果當地主動上報、干預、解救,可以在考核中加分,如果等到外部舉報介入,就應當減分。為什么會提出這些建議?

張寶艷:其實很多孩子被拐之后,當地是知道他們被拐的。有的孩子的外號就是自己被買的價格,像廣東有個孩子叫萬三,實際上他就是被以一萬三千塊買來的;山東聊城有個孩子叫八百元,就是30年前用八百元買來的。還有些孩子,在村子里很受歧視,小朋友們一打仗,就說你是野孩子、你是買來的孩子。你想就連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他是被買來的,當地村干部可能不知道么?我們有個尋家的孩子跟我們說,他們那個村子本來就不大,誰家耗子下個崽大家都知道,家里有個孩子大家能不知道么?

所以說這么多年,其實有一些基層組織在這方面是不作為的,對拐賣婦女兒童的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我們前段時間接到一個被拐婦女的求助,她13歲就被拐去當童養媳,現在16歲。她曾經向村民求助,村民去舉報,結果剛舉報完買主就知道信兒了,把這位婦女藏起來了。

如果能將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納入地方政府的考核,比如說等別人解救了,或者本人求助了,或者被我們這樣的機構發現了,就應該對當地基層組織追責,進行責任倒查。如果說是基層組織主動發現了,就可以有獎勵政策。如果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能有擔當,打擊人口販賣的買家,這個事就能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中一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