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購買航空延誤險獲賠300萬是詐騙嗎?關鍵在于是否遵守合同規則
在公眾的航班延誤險理賠經驗中,保險公司判斷一個航班是否延誤、延誤多久,是以民航部門航信系統里記錄的信息為準的。很多保險公司的保險合同中,也明文規定不認可除航信系統信息之外的其他任何證據。
責任編輯:陳斌
2020年6月10日,南京警方宣布破獲重大“保險詐騙案”,嫌疑人李某自2015年至2019年用20多個身份信息購買了近900次航班的延誤險,獲得了近300萬元的保險理賠。
這一消息引起了網民的極大關注。買航空延誤險獲賠是保險詐騙嗎?
根據刑法關于保險詐騙罪的規定,故意虛構保險標的、編造夸大保險事故或者制造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構成保險詐騙罪。在航空延誤險中,保險事故是航班延誤超過規定的時間,而航班延誤時間是根據民航部門系統里記錄的信息為準,李某不可能編造或夸大延誤時間。而導致航班延誤的原因可能是航空公司、機場調度原因,也可能是天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