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在慢病時代,解決醫患關系,不能只靠醫和患。就診與治療的鏈條會被技術重構,互聯網思維善于將每個節點進行連接,優化系統效率,醫生與患者的關系在平臺締結下,開始以全新面目揭示和呈現。

而醫生經紀人團隊的出現,更像是互聯網醫療浪潮中的推手,連接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十年前,有衛生系統專家提出警示:“別讓慢性病消耗過多醫療資源?!币环矫?,醫保的“小金庫”并不充裕;另一方面,醫生資源與精力也被大量投入在慢性病治療領域。

然而,在傳統醫療服務觀念下,局面長久僵持著。

有醫學生開始琢磨:急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能不能解決慢性病管理難題?AI和醫療大數據是否能夠滿足患者需求、釋放醫生壓力?

2017年底,一個特殊的職位——“醫生經紀人”在互聯網醫療平臺醫聯上出現,專注于慢病管理領域。

由此,一群特殊的“醫生經紀人”浮出水面。

按下“加速鍵”

(疫情期間封鎖的街道 圖源:新華社)

2020年2月2日,距離1月24日湖北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應急響應過去9天。

湖北天門市的街上,破土的新草和抽芽的樹梢也再引不來踏青的人,天氣一如人們的心情般陰沉。

王偉望了望窗外沉積的濁云,轉身拿起桌上的藥片混著水一口氣吞下,拿起紅色記號筆在日歷上畫下重重的一個叉。他抬眼看了眼日期,又低頭看了眼抽屜里越來越少的藥片,眼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和恐懼。

他是一名HIV病毒感染者,需要定期服用抗病毒藥物。在回家前,他特意在工作的城市領取了足量的抗病毒藥物。但疫情來了,小區封鎖,哪怕全副武裝出了小區,就近醫院專屬HIV的關愛門診也已經停診停擺。

對于HIV病毒感染者來說,停藥、斷藥,會提高耐藥幾率。輕者,就得重新嘗試繁復的匹配;重者,則會對同樣藥理的一系列藥物都產生耐藥,意味著可選的藥物組合更少了,離生命危險更進一步。 

不能斷藥。王偉只能寄希望于自己長期聯系的徐醫生,不斷刷新在線問診對話框,期盼有好消息在下一秒彈出。

王偉并不知道,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幾千公里外,一位陌生人也在為他的病情不斷刷新著手機,期待好消息的降臨。吳強是徐醫生在醫聯APP上的醫生經紀人,協助醫生們進行長期的患者管理。春節期間,吳強所在的醫聯經紀人團隊沒有休息一天,比以往更加忙碌?!吧鐣聪聲和fI的時候,我們按下了加速鍵?!苯拥叫灬t生求助電話時,他正在疫情應對小組的會議上探討如何在特殊時期更好地幫助醫生工作。 

吳強意識到,找到藥物并不是最困難的,如何送到需要的人手里才是真正棘手的問題,尤其是交通暫封的湖北地區。

“東西可以送到,但是什么時候能到我們不保證?!?/p>

這是吳強在幾日內與物流溝通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他立即通過部門內的應急處置緊急流程,分段調整配送物流,選擇加急配送。

2月12日是王偉劃上最后一個紅叉的日子。在這一天,他收到了所需的藥物。

聽到患者按時拿到藥物的消息,吳強暗松了一口氣。在吳強看來,如果說救治病患的一線醫護人員是戰場上沖鋒陷陣的先鋒部隊,那幫助醫生進行患者管理和健康資源協調的醫生經紀人更像是后方的補給部隊。

成為醫生經紀人的第二年,吳強所負責溝通的醫生已經超過了130位。每日與所負責的醫生進行隨訪溝通、平臺使用介紹、講解患者慢病管理的益處,探尋到醫生最真實的使用反饋和需求,成為公司與平臺用戶間的一座橋梁……瑣碎而復雜的溝通工作常常讓吳強把手機打得滾燙,出差是家常便飯。為了準確把握醫生與患者問診情況,更高效地幫助醫生解決問題,他保持定期拜訪醫生的工作節奏。 

“一周至少三四天在出差中,甚至有時候七天都在外面跑?!眳菑姷谋嘲?,始終裝著大容量的充電寶和數據線,生怕錯過任何電話。每一個醫生的求助,背后都是跳動的鮮活生命。

醫生的“工具書”

五月的青海正是好時節,天空湛藍深邃,萬里無云。但與這片壯麗遼闊相伴的卻是一個嚴峻的事實——相較全國乙肝感染率整體呈下降趨勢,西部地區的數據卻居高不下。

之所以有這么高的感染率,除了基層醫療設施落后、醫療人才緊缺,還源于偏遠地區治療不規范、藥物可及性差、患者治療意識欠缺等多種因素。裴徐是西寧市一名傳染科醫生,在幾年的乙肝防治工作中,他深刻感受到了“走出去”和“走下去”的重要性。

路阻且長,但裴徐并非憑借一腔孤勇。

(藏區醫生在為患者進行檢查 圖源:新華社)

由于藏區乙肝患者眾多且分散,裴徐經常通過醫聯APP隨訪。當他接到乙肝患者“胸悶難受”的求救時,他一方面指導患者就近就醫并服用藥物,一方面向自己熟悉的醫生經紀人伙伴發送了求救信號?!霸趺崔k?就近醫院的醫療設備非常簡陋?!?/p>

“別怕,我在?!贬t生經紀人的快速響應讓他緊繃的神經稍微有所放松。很快,醫生經紀人幫助他找到三甲醫院的專家遠程坐診,連線進行實時指導,患者隨即轉危為安。

醫生經紀人成陽在與其他同事和醫生溝通時經常提起裴徐醫生的故事。醫生經紀人的存在,強化了醫生與患者的關系,為醫生提供了更多醫療資源支持。

“很多患者舟車勞頓,從偏遠地區趕到大醫院看病,但得到治療方案后怎么才能繼續與醫生保持溝通呢?”成陽對此深有感觸,“有了醫聯平臺的綁定和醫生經紀人的磨合,將這種溝通擰成了長期的默契聯結?!?/p>

在入職醫聯之前,成陽已在醫療行業浸潤十余年。在他眼里,醫療是個高壁壘的行業,漫長的專業學習在其他行業可能已經走到了巔峰,但對于大多數醫生來說,需要不斷充電和學習。除了科研和論文的壓力,如何用通俗的語言讓患者及家屬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是一門精深的藝術。

“很多慢病管理需要與患者長期溝通和教育,但醫生并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完成這些工作。我們常會拍攝或直播各種健康科普視頻,包括飲食注意事項等通俗易懂的內容,提供給醫生們,讓他們可以更方便高效地工作?!背申柊厌t聯比作是醫生專屬的“工具書”,“我們也會準備很多專家的課程,讓醫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提升自己?!?nbsp; 

初生猛長

余剛在2018年初加入醫生經紀人團隊,那時團隊剛剛成立,他作為團隊負責人之一,帶著當時20位醫生經紀人一起“摸著石頭過河”。

出身醫科大學的他,至今仍然記得異地求學,聽聞自己的親人在家鄉生病一醫難求時內心的凄苦?!爱敃r在我們的鄉鎮衛生所連胃鏡都很難去做。幾經輾轉到市區醫院做了一些檢查之后,醫生也無法給出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經常會建議去省會三甲醫院再診斷。即使去到省會三甲,也不見得當天就能夠預約上。要掛號又要排隊,有的時候甚至要等一個星期——我的親人曾經在醫院的走廊里住過三天?!?/p>

(鄉鎮醫生在為患者看病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外地病人千里迢迢奔赴大城市,住在醫院周邊的小隔間里,吃盡各種不便的苦頭。北上廣發達地區的大醫院人滿為患,中西部落后地區的醫院卻留不住患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余剛愈發感受到醫療資源下沉和普惠的重要性。

“當我發現醫聯能夠提供一個平臺,去緩解我國醫療資源非常集中的狀態,我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個團隊?!碧崞饒F隊建立初期,余剛的笑容里閃過一絲窘態,“在最早開拓時期,我的導師聽到我要打造一個患者醫生管理平臺時,不以為然地說:‘你這東西可行嗎?是不是過幾天就得黃?’” 

唯有砥礪前行才能抵達答案。 

醫生經紀人團隊成立初期,西安一位醫生為丙肝患者開出價值近七萬元的丙通沙藥物,該藥當時剛上市,購買渠道少。醫生經紀人盡力聯絡到藥源后,卻接連碰壁。興起于互聯網平臺的醫生經紀人不是APP上的一個頭像或ID,是服務于醫患的真實個體。 

醫生經紀人的團隊就這樣在冷眼和質疑中倔強成長。截止到2020年6月,醫聯平臺藥品SKU(庫存量單位)超過15000種,醫生經紀人超過200位,平臺匯聚了全國超過80萬實名認證醫生和4.8萬余名簽約醫生,覆蓋了肝病、糖尿病、HIV、腫瘤、腎病、心腦血管、兒童多動障礙、精神心理、呼吸科等多個慢病領域。

“團隊初期,有專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使用了醫聯平臺,發現可以管理更多患者并進行科研活動,他就推薦給了身邊的同行?,F在包括全國肝病領域的泰斗,都是我們醫聯用戶?!?/p>

在慢病時代,解決醫患關系,不能只靠醫和患。就診與治療的鏈條會被技術重構,互聯網思維善于將每個節點進行連接,優化系統效率,醫生與患者的關系在平臺締結下,開始以全新面目揭示和呈現。

而醫生經紀人團隊的出現,更像是互聯網醫療浪潮中的推手,連接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最后一公里”。讓漣漪波及每一處偏遠山村、無差別對待每一位病患。 

經歷了疫情的互聯網+慢病管理,已被證明是患者在院外治療的一個很好的補充手段;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將成為人們進行健康管理的必要一環。

余剛很喜歡團隊里常用的一句標語:“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熱血燃燒的事”。在他看來,也許這條連接醫生與患者之路依舊漫長,但他們就如同舉著火把奔跑,微而不弱的星星之火,終將成燎原之勢燭照人間。 

(文中受訪者王偉、吳強、裴徐、成陽及余剛均為化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