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給銀行的人
從2017年開始,郝文慶與合作伙伴曾起訴過邯鄲、沙河、安陽三地至少9家銀行,起訴次數至少有39次。除主動撤訴外,其打贏了與銀行的所有官司。
一位銀行業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為了降低銀行貸款不良率,一些銀行員工充當“資金掮客”,幫企業找過橋貸,從中賺取利息差,銀行也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本文首發于2020年6月18日《南方周末》)
發自:邯鄲、安陽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借貸風波里的沙河市農村商業銀行。
2020年6月初,針對郝文慶詐騙案,河北省沙河市檢察院因證據不足向沙河公安局作出撤案要求。
沙河市是隸屬邢臺市的一個縣級市,地處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沿著京港澳高速公路往南30公里,即為邯鄲市;從邯鄲再往南70公里,就到了河南省安陽市。
上述這起最終并不成立的詐騙案發生于2018年,沙河市農商行和河南安陽商都農商行、相州農商行等三家銀行向當地公安局報案,指稱郝文慶“圍獵高管”“套路銀行”。
此后,郝文慶等人一度因詐騙罪被沙河公安局刑事拘留,后取保候審。
郝文慶何許人也?上述三家銀行的債主。
資料顯示,郝文慶出生于1960年,河北邯鄲人,曾做過票據貼現、民間借貸等生意。根據裁判文書網信息,從2017年開始,他與合作伙伴曾起訴過邯鄲、沙河、安陽三地至少9家銀行,起訴次數至少有39次。
在這些訴訟中,郝文慶等人訴稱銀行借他們的錢不還,或者訴稱銀行在他們與企業的借貸糾紛中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他們是民間少見的“銀行債主”。
被訴銀行否認向個人借錢,也不認可要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不過,法院沒有支持銀行的說法,郝文慶也未嘗敗績,除主動撤訴外,其打贏了與銀行的所有官司。
把錢“借給”銀行的生意,看起來風險低、收益高——畢竟銀行倒閉的概率極低。但銀行本來就是吃放貸這碗飯的,為何要向民間借貸?
“及時雨”
兩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沙河市農商行才驚覺多筆巨額債務的存在。
2018年6月19日,沙河市農商行接到了一條來自周邊縣法院的通知,他們賬戶上的1500萬元被凍結。原因是,沙河市農商行授信審批部經理王利江向一家商貿公司借了一筆錢,但農商行是擔保人,并蓋了授信審批部的章,借款到期沒有償還,債主就將王利江和銀行告上了法庭。
“當時吃了一驚,銀行自己就是放貸機構,怎么可能給別人的借貸做擔保?”沙河農商行董事會秘書張擁軍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不過,更令他們吃驚的是,這僅是冰山一角。
他們當即把王利江找來了解情況,得知王還欠了郝文慶一筆錢,本金加利息超過了兩個億。但是,借款合同上寫的借款人是銀行,并蓋了授信審批部的章。當年5月,對方已經在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了沙河市農商行。
后來,沙河農商行向公安局報了案,王利江也向公安局自首。公安局以合同詐騙、高利轉貸、違規出具金融票據的罪名對王利江立案調查。
據張擁軍介紹,王利江除了是銀行授信審批部經理外,還是銀行的股東,同時還從事著民間借貸生意,在當地的金融界很有名望。一位與其相識的當地人用“及時雨”來稱贊他的為人——仗義、慷慨、樂于助人。
由于網點多、吸儲量大、放貸金額高,農商行是沙河當地最大的銀行。張擁軍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農商行每年的吸儲量占到當地所有銀行的三分之一,放貸量全市第一。
王利江所執掌的授信審批部是銀行的核心部門之一,直接決定企業能否貸到款。他的一位同事借用《人民的名義》橋段對南方周末記者講述:別看職務不大,但給一個行長讓他干,他都不換。
根據庭審記錄,王利江自首之前,他的代理律師曾問他能否將欠郝文慶的兩個多億還了,那樣就可以讓對方撤訴。王利江回答:“還款不現實,沒有那么多現金?,F金我肯定沒有,你要說債權的話咱有,關鍵是邯鄲不認可債權?!?/p>
張擁軍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所謂“債權”,就是王利江搞民間借貸時自己向外借出去的錢。
根據張擁軍的解釋,王利江案發主要是因為他的資金鏈斷了。從2017年開始,沙河市的環保壓力加大,不少企業因此無法經營,王利江個人借給這些企業的錢收不回來,就導致他借別人的錢也無法償還。
據張擁軍介紹,從201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